脊髓圆锥损伤.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手术方式 前路 后路 前后路 经皮内固定 融合或非融合 段节段或长节段 长节段骨折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 手术疗效 神经功能不完全损伤患者,手术治疗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神经功能完全损伤者,手术有助于脊柱稳定、康复训练 神经功能受损者保守治疗功能恢复几率低 病例 23岁男性,高坠伤腰痛 四肢感觉活动好、大小便正常 腰部腰痛 X片 CT MRI L3屈曲牵张损伤 AO分型 L3 B1N0 TLICS 7分 后路手术 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创伤大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价格昂贵 肌间隙Wiltse入路复位内固定: 不剥离椎旁肌肉、微创 常规手术器械、方便、价格低 肌间隙入路 常规切口 谢谢 精诚、精艺、精心 * * * PLEASE INDICATE WHAT POINT TRYING TO BE MADE WITH ARROW * I bolded, underlined and changed color to list syndromes. Is that ok? * * * Use arrows to indicate what each image is demonstrating i.e canal compromise? * * * * 胸腰椎骨折脱位诊治进展 四川石油总医院骨科 邓旭东、周劲松 脊柱解剖 脊柱分为5部分 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 颈椎7节 cervical 胸椎12节 thoracic 腰椎5节 lumbar 骶椎5节 sacral 尾椎4节 coccygeal 矢状面4个弯曲 T 20-40 L 50 Cervical Thoracic Lumbar Sacral Coccygeal 胸椎解剖 后凸角 20-40° 关节突关节面水平 肋骨、胸骨框架“稳定环” 椎管小 易胸髓受损 整体稳定性好、活动度低 ? ? 腰椎解剖 后凸~50° 小关节突关节面矢状面 活动度大 椎体大 椎管内为马尾神经 ? 胸腰段 最常见损伤部位 一般位于 T11 到 L2 解剖位置“交界区” 胸椎高稳定性 腰椎高活动度 小关节突关节面方向由冠状面?矢状面 胸椎后凸?腰椎前凸 胸腰段 生物力学变化区 生理弯曲可吸收轴向应力 胸腰交界区“直、无曲度”,难以吸收应力 患者评估 院前急救 急救团队 现场评估 制动、转运 注意脊柱脊髓损伤、可提高生存率! 患者评估 创伤急救ABC 病史 体格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体格检查 视诊 触诊 运动功能检查 反射检查 包括球海绵体反射 ? 视诊后方韧带损伤处有血肿及台阶感 神经功能检查 包括脊髓、神经根、外周神经功能检查 脊髓终止于L1 各类损伤: 脊髓损伤 脊髓圆锥损伤 马尾损伤 神经根损伤 ASIA分级 ASIA A 完全损伤 ASIA B 仅骶髓功能保留 ASIA C 神经损伤平面以下50%肌群肌力达到3/5 ASIA D 神经损伤平面以下50%肌群肌力达到3/5 ASIA E 肌力、感觉正常 不完全损伤类型 中央型脊髓损伤– 对上肢肌力的影响大于下肢 脊髓前部损伤 – 运动丧失、部分感觉保留,震动觉及本体觉完好 脊髓后部损伤 – 运动保留、震动觉及本体觉丧失 Brown-Sequard综合症 – 同侧运动、震动觉、本体感觉丧失,对侧触觉丧失 脊髓圆锥损伤 – 直肠/膀胱功能丧失,一般见于T12、 L1骨折 ASIA 检查表 影像学检查 平片 侧位 楔形变 椎体高度丧失 可能出现后部结构骨折 后凸畸形 正位 椎弓根间距增宽 高度丧失 CT 椎管占位 骨折粉碎程度 关节突关节损伤 ? 关节突关节空虚 MRI 非常重要 MRI – 清楚显示脊髓、椎间盘、韧带结构,排除硬膜外血肿等情况 用于骨折分型及治疗方案确定 MRI显示脊髓横断 MRI显示T11-T12后部PLC损伤 ? ? 后路T10-L1切开复位内固定 骨折分型 诊断的统一 指导治疗 助于研究 理想的分型应该做到:内容全面、重复性好、方便应用、准确 解剖分型:3柱理论 Denis 83年 基于412 例影像学资料 分5型、20亚型 前柱:ALL , 前2/3椎体 中柱:后1/3椎体, PLL 后柱:PLL后方所有结构 AO 基于损伤机制分型 1445病例总结 (Magerl, Gertzbein et al. European Spine Journal 1994) 基于外力方向 3 型, Type A – 压缩 Type B – 牵张 Type C – 旋转 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Score TLICS STSG研究小组提出 3 方面: 骨折形态 后方韧带结构完整性 神经功能受损情况 根据严重程度量化评分:1-4分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