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机器人应用案例1:高架桥顶推适时监控
随着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很多暨有桥梁不能完全满足现行交通的需要,需要对其进行施工改造。同时,暨有桥梁施工改造后的结构安全可靠性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保证改造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等,实施改造施工过程的监测监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桥梁顶梁过程中,虽然采用了PLC控制液压同步系统进行顶升操作,但各千斤顶顶升速率仍有可能存在差异,将导致梁体出现相对位移差,并有可能使结构受到损伤。因此,对顶升过程实施监控十分必要,施工监测控贯穿于顶升及落梁全过程中。
某市改造工程有三座高架桥需要顶升,其中,湖滨路跨线桥全长685m,孔跨布置为2×(4×35)+(35+42+35)+3×36+(35+45+35)+2×35,共六联,采用等高度连续箱梁。本次顶升范围为第一联4×35连续混凝土预应力箱梁。莲岳路跨线桥全长185m,孔跨布置为2×35+45+2×35,共一联,采用等高度连续钢箱梁。本次顶升范围为一联五孔均全部顶升。福厦路跨线桥全长1080m,孔跨布置为(4×36)+(40+55+40)+4×(4×36)+(36+45+36)+(3×36),共八联,除第二、七联采用等高度连续钢箱梁外,其余各联均采用等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福厦路口跨线桥顶升内容为第一联,孔跨布置为(4×36)共144米。桥墩采用上端略为张开的双矩形门式墩身、钻孔灌注桩基础,桩、柱对应,桩径2.0m,通过8.8×3.2×2.0m承台相连。
根据改造工程的总体布置,仙岳路主线采用全高架桥梁形式,即将现有的三座跨线桥经改造后通过高架连成整体,并适当延长,因此按设计要求,湖滨东路跨线桥、莲岳路跨线桥和福厦路跨线桥需要进行顶升升高,顺接新建桥梁。
由于施工工地地处闹市区主干道,施工期间不封路,车辆、行人密集,所以必须保证绝对安全。顶升时,防止桥面横向倾斜,因为横向无法固定,如果倾斜,可能会产生桥面滑落至地面,出现严重安全事故。
为了监测桥梁顶升过程的变化情况,首先在各桥梁周边建立控制点,测量各控制点的三维坐标。然后在桥梁梁底顶升点近处设置监测点,做好观测标志。在控制点上架设仪器,测量各监测点的坐标值,将监测点每次的测量值与初始值进行比较,计算得到各监测点的三维位移值。
顶升位移监测采用徕卡Leica TCA2003测量机器人实时监测,测角精度0.5秒,测距精度1mm+1ppm。
为监测桥梁在顶升过程中的变化状况,在其影响区域之外的稳定地点的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对梁底监测点进行观测。监测点的点位设置在每墩的两端梁底各一点,桥梁两侧都需要布设监测点。这些监测点能反映桥体顶升过程中的三维位移。开始顶升前,先观测2次,取得各监测点初始值,顶升过程中,按施工需要进行实时观测。
莲岳路口各控制点与监测点布设见下图,监测点的位置对应千斤顶位置P1~P16,位于梁的两侧梁底的两端各一点,桥梁两侧都需要布设监测点。这些监测点的位置变化反映桥梁顶升过程中的三维位移。
LD1、LD5、XY8、XY10为控制点,P1N、P16N、P1S、P16S为监测点 ,P1、P16表示千斤顶位置的编号,N、S表示北、南 。
下表为某天清晨的监测结果:
7月8日 6:30 单位:米
监测点
横向总位移△X
纵向总位移△Y
高程总位移△H
P1N
-0.0020
0.0560
3.3588
P1S
0.0012
0.0353
3.3541
P2N
-0.0236
0.0306
1.9935
P2S
-0.0238
0.0180
1.9861
P3N
0.0004
0.0446
1.8423
P3S
0.0039
0.0323
1.8572
P4N
-0.0033
0.0468
1.3794
P4S
-0.0037
0.0360
1.3874
P5N
0.0016
0.0762
1.3203
P5S
0.0030
0.0369
1.3291
P6N
-0.0331
0.0727
0.9546
P7N
0.0036
0.0147
0.4308
P7S
0.0028
0.0086
0.4357
P8N
-0.0034
0.0129
0.4075
P8S
-0.0047
0.0074
0.4067
P9N
0.0018
0.0162
0.3995
P9S
0.0026
0.0063
0.4049
P10N
-0.0044
0.0124
0.4172
P10S
-0.0059
0.0034
0.4323
P11N
-0.0056
-0.0330
0.3242
P11S
-0.0055
-0.0296
0.3405
P12N
0.0020
-0.0375
0.7347
P12S
0.0017
-0.0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