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泻下中成药.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泻下中成药 【概念】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胃肠积滞、荡涤温热、功积水饮或功下寒积等作用,用于治疗里实证为主的中成药,称泻下中成药。属于“八法”中“下法”的范畴。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它分为热秘、气秘、虚秘、冷秘等。 【使用注意】 1.里未成实者,不宜用泻下中成药。 2.里已成实,但表邪未解者,亦不宜单独应 用泻下中成药。此时,宜采用“先解表,后 治里”,或表里双解之法。 3.泻下中成药除润下中成药较为和缓外,其 余均属峻烈之药,因此,年老体弱、孕妇、 产妇均应慎用或禁用。 4.泻下中成药大都易伤胃气,应用时宜“见效” 即止。 一、寒下中成药--热结证(里热积滞实证) 具有峻下热结、通导积滞之作用,适用于 大便秘结、脘腹胀满、疼痛拒按、潮热口渴、 舌苔黄燥、脉沉实有力等里实热结证(即里 热积滞实证)。 代表药如大承气(汤)颗粒等。 大承气(汤)颗粒(寒下) 【方源】东汉·《伤寒论》;《中成药新用途》72页。 【组成】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规格】颗粒:每袋30g。 【用法】口服:30g,1或2次/日,开水冲服。若用于手术后通便,则剂量减半。 大黄 厚朴 枳实 芒硝 【病机】 热邪、积滞壅结肠胃;热盛津伤。 【治法】 泻下泄热,行气消积。 峻下热结(急下存阴)。 · 大承气汤 · 【现代应用】 1.急性胆道感染 。 2.急性肠梗阻 。 3.急性阑尾炎 。 4.肠麻痹 。 5.粘连性肠梗阻 。 6.腹膜炎 。 大承气汤 【使用注意】 1、孕妇禁用。 2、年老及体弱者慎用。 3、本药作用峻猛,易伤正气,宜中病即止。 二、润下中成药---燥结证(肠燥津亏之便秘证) 具有润下通便之功用。适用于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肠燥津亏之便秘证。 代表药如麻(子)仁丸、麻仁润肠丸、伍仁润肠丸、通幽润燥丸等。 通幽润燥丸 【方源】金·《脾胃论》;《现代中成药》68页。 【组成】当归、红花、枳壳、郁李仁、 火麻仁、黄芩、厚朴、桃仁、 生地黄、槟榔、熟地黄、木香、 生大黄、熟大黄、苦杏仁、甘草。 【规格】大蜜丸,每丸9g。 通幽润燥丸 【用法】口服:大蜜丸,1丸/次,2或3次/日, 空腹温开水送下。 7岁以下儿童减半,3-7岁服成人量的1/3。 【功效】清热导滞,润肠通便。 【主治】胃肠积热,阴虚肠道失润引起的脘 腹胀满,大便不通。 通幽润燥丸 【现代应用】 1.治疗梅核气 。 2.治疗顽固性呃逆 。 3.治疗胃脘痛 。 4.治疗晚期食管癌、胃癌 。 【禁忌】 1.孕妇禁用。 2.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动火之物。 三.逐水中成药--水结证(水饮壅盛于里之实证) 以峻下逐水为主,具有攻逐水饮作用,能使体内大量积水经大小便排出,以达到消除水饮和肿胀之目的。适用于水饮停聚所致的胸腹积水及水肿实证。 代表药如控涎丸、十枣丸、舟车丸。 十枣丸(散剂、胶囊) 【方源】东汉·《伤寒论》; 《现代中成药》70页。 【组成】芫花、甘遂、大戟、大枣。 【规格】水泛丸:每粒3g; 散剂:每包2g; 胶囊:每粒含生药0.5g。 十枣丸(散剂、胶囊) 【用法】口服: (1)水泛丸:1丸/次,温开水送服或米汤送下; (2)散剂:体质强壮者,2-4g/次; 体质较弱者,1-2g/次; 早晨空腹服,1次/日; (3)胶囊:3-4粒/次,1次/日,温开水送服。 十枣丸(散剂、胶囊) 【现代应用】 1.胸腔积液 。 2.肝硬化腹水 。 3.晚期血吸虫病腹水 。 4.良性颅内压增高症 。 十枣丸(散剂、胶囊) 【禁忌】 1.孕妇禁用。 2.勿与甘草同饮。 3.本方为攻逐水饮峻剂,用时宜从小剂量开始,中病即止,勿使用过量。 四.温下中成药 具有温下通例之功用;适用于大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喜按,手足不温,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等里寒积滞实证(即里寒积滞实证)。 代表药如保赤散、大黄附子丸等。 大黄附子丸(温下) 【方源】东汉·《金匮要略》; 《中成药新用途》78页。 【组成】大黄、炮附子、细辛。 【规格】丸剂:大蜜丸,每丸9g,每盒装10 丸;水泛丸,50粒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