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保健食品知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保健 药膳、药酒 保健食品 第一章 药膳 一、食疗药膳的概念 药膳:利用药食不分的种类或一些没有毒副作用,口感较好的中药材制成的食物。 食疗:饮食疗法,利用食物(包括可食性的中药)以疗疾健身的方法。 二、食疗与药膳的区别 食疗和药膳有区别又有联系。 食疗是不加药物,药膳是食物加药物,是一种含有药物成分的膳食。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选择的原料有所不同,药膳的范围要宽得多,所以药膳比单纯的食疗效果要突出,但技巧和难度更高一些。 食疗除正常食品外,可加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食品。药膳则除此之外包括一些常用的药膳药物。 保健食品 原始社会 人类的祖先为了生存的需要,不得不在自然界到处觅食;久而久之,也就发现了某些动物、植物不但可以作为食物充饥,而且具有某种药用价值。 在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人们还没有能力把食物与药物分开。这种把食物与药物合二而一的现象就形成了药膳的源头和雏形。也许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情况,中国的传统医学才说“药食同源”。 三、食疗药膳的起源与发展 药膳的发展 《神农本草经》(东汉末年成书)集前人的研究,载药365种,其中大枣、人参、枸杞、五味子、地黄、薏苡仁、茯苓、沙参、生姜、葱白、当归、杏仁、乌梅、核桃、莲子、桂圆、百合的,都是具有药性的食物。 药膳的发展 隋唐时期是药膳食疗学的形成阶段,药膳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专门著作。 北魏崔洁的《食经》,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设有“食治”专篇,其中收藏164种药用食物。认为“若能用食平疴,适性遣疫者,可谓良工,长年饵老之奇法,极养生之术也。”他的弟子孟铣编著了《食疗本草》,是我国第一部食疗学专著。 药膳的发展 宋元时期是食疗药膳学全面发展时期。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编著的《饮膳正要》是我国最早的营养学专著。收藏食物203种。 明清时期,中医食疗药膳进入更加完善的阶段。明代《本草纲目》,仅谷、菜、果三部就收集了药用食物3000多种。 据统计,从汉初到明末,有关药膳的著作已有3000多部,目前应用则更加广泛。 药膳是中国传统饮食和传统医学的重要内容。 药食同源 国家卫生部公布 1、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 2、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名单 3、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 食疗药膳的功效 药膳食疗具有食、治、养结合的作 用,但更注重调养,调养即为预防 糖尿病药膳 菠菜银耳汤 配方:菠菜根100克,银耳10克。 制法:菠菜根洗净,银耳发泡,共煎汤服食。 功效:滋阴润燥,生津止渴。 糖尿病药膳 蚌肉苦瓜汤 配方:苦瓜250克,蚌肉100克。 制法:将活蚌用清水养2日,去泥沙,取蚌肉洗净,与苦瓜同放锅内,加清水适量共煮汤,熟后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除烦止渴。 糖尿病药膳 百合枇杷藕羹 配方:鲜百合30克,枇杷30克,鲜藕10克,桂花2克。 制法:藕切成片,枇杷去核,与鲜百合加水同煮,熟时用淀粉勾芡成羹。食用时调入桂花。 功效: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用法:可作早晚餐或作点心食用。 痛 经 痛经是指经期或经期前后发生阵发性下腹疼痛,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月经初潮即有腹痛者,为原发性痛经,多见于未婚未孕妇女,妇科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初潮后一段时间无痛经,后发生痛经,多发于盆腔器质性病变者,为继发性痛经。中医学认为,痛经主要由于情志不舒、经期感寒、素体虚弱或产妊过多等导致冲任不调,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临床常见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和肝肾不足四个证型。 归蛋益母粥: 取当归15克,益母草30克,鸡蛋3个,粳米30克。先将当归、益母草煎煮2次,每次沸后20分钟,合并滤液,与粳米、鸡蛋共同煮粥,吃蛋喝粥,每天1~2次,连续5~7天,治疗3个月经周期。 功具活血行气,化淤止痛。适用于血淤痛经、经色紫暗或有淤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者。 韭菜月季红糖饮 配方:鲜韭菜30克,月季花3朵,红糖10克。 制法:将韭菜和月季花洗净榨汁去渣,加入红糖调味。 功效:理气活血止痛。 用法:用黄酒冲服,服后俯卧半小时。 姜枣红糖粥: 取干姜10克,大枣20个,红糖、粳米各30克。先将干姜加水煎煮30分钟,取药汁与大枣和粳米共同煮粥,待粥熟时,加入红糖,趁热食服,每天1次,连服5~7天。 功能:暖宫散寒。适用于寒凝痛经,小腹疼痛而冷、得热痛减,经少色黑者。 姜艾鸡蛋 配方:生姜15克,艾叶9克,鸡蛋2个。 制法:将艾叶切断,生姜拍碎,与鸡蛋一起放入锅中,加水300毫升同煮,蛋去壳,复入原汁中烧煮5分钟。 功效:温经散寒止痛。 用法:趁热饮汤吃蛋,每日1次,5日为1个疗程。行经前3日服用。 参芪阿胶粥: 取党参、炙黄芪各15克,阿胶、粳米各30克。先将党参、黄芪加水煎煮,每次沸后20分钟,合并药汁,与粳米共同煮粥,再将阿胶烊化,与粳米调服,每天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