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头山旅游景区全景介绍
城头山旅游景区全景介绍
2015-09-08 裴瑶 城头山遗址博物馆
中华城祖·世界稻源城头山旅游景区包括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澧阳平原史前遗址博物馆和城头山农业大观园三个部分,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成5A级国家旅游景区,打造世界级文化遗址旅游目的地。
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头山遗址而修建。是国家级大遗址保护示范区,同时承担遗址保护、文化展示和旅游休闲三大功能。以此为基础,将打造融人文、自然为一体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是城头山旅游景区的核心板块。全园占地面积662亩,总投资6.5亿元。公园布局设计为以城头山遗址为轴心向南、向西延伸两条入园道路。 在城头山的一本专著的扉页上有这样一段话:人类文明,从第一件劳动工具产生开始,以后几百万年一直在旧石器时代徘徊,直至始于距今约一万年的新石器时代,各种文明现象就像积蓄了过多的力量,而爆炸性的迸发出来。这些文明现象的生长,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重大标志就是城的产生。在华夏大地,这样的标志首先诞生在武陵山脉、洞庭湖滨的澧水河畔—那就是城头山城的出现。这里所说的“质变”,是指人类社会从出现一般的文化、文明现象迈向文明时代的一个转折。为什么说城具备了这样重大的作用呢?美国人类社会学家菲利浦·巴格比说:“城的修建与居住是人类文明最本质的特征。”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6000年前,当城头山古城出现之后,整个华夏民族才真正看到了文明时代到来的第一线曙光。
城头山古城遗址
城头山这座神秘的古城,位于湖南省澧县县城西北10公里,在澧县车溪乡城头山村境内,占地18.7公顷,是国际知名的“中国第一城”(早于距今6000年)。城头山遗址1979年被发现,1991年至2001年,连续进行了11次考古发掘,其中,1998年—2001年属于中日联合考古,后来,2011—2014年间,又进行了多次抢救性补充考古发掘。共揭露面积近9000平方米,出土文物16000余件。遗址区内有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6500年前)、保存最完好的水稻田,中国最早的大型祭坛。城头山遗址代表了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古文明的发展高度,与素称中华文明摇篮的黄河流域古文明相比,毫不逊色,而且时间更早。城头山的考古发掘成果,被镌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通道,写进了大、中学的历史教科书。1992年和1997年,该遗址先后两次评为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入选“中国二十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2005年11月,《城头山遗址》特种邮票小型张在全国公开发行。同年,被国家列入“十一·五”期间100处重点保护的大遗址。环护城河绿化带
从城的外围对我们心中久仰的这座神秘的古城进行一次外部轮廓的扫描,初步领略它的气势与规模。
水,构筑了澧阳平原的生命线,低平的河流阶地,既是史前人们理想的生活空间,又是种植水稻的方便之地。我们面前静静流淌的河流,实际是护城河连接外围的水系,这条水系接通澧水,只是现代排渠的修建,阻断了这条古老的河流。数千年前,这条澧水支流之一的澹水流经此处,成为居住在高岗上的城头山人生活取水之地和天然的防御屏障。不仅如此,当时的城头山人还乘坐船或者木筏,通过这些出口,直达澧水,泛舟洞庭,抵长江,远赴东海。
神秘的高岗边上,高高耸立的墙垣,呈圆弧状由近及远,那就是城头山人,在几千年前修筑的城墙。城墙脚下的水面,就是环绕这座古城的护城河,现存的护城河已经有足够的规模,尤其是在新石器时代,金属工具没有出现,先民们用石质工具挖土夯城,从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宽深的护城河和高大的城墙合围形成的具有双重防御功能的城。这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城防工程!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历经沧桑,这古老的城墙和护城河仍然保存完好。
岁月悠悠,文明绵延,澧阳平原静谧的大地,曾经是历史纷繁的舞台。一座被久远岁月掩埋的史前古城,经过考古学家的发掘与研究,正一点一点呈现于今天人们的眼前。。。。
那么,这座千年城池,究竟积淀了多少文明的果实,又掩埋了多少鲜活的历史?我们即将走进这座古城,您将从中感受史前城池的厚重与神秘,感悟史前文明的智慧之光!如果你与城头山的先民们心有灵犀,或许你就能看到他们的音容笑貌;能听到他们的放歌与呐喊;能与他们敲定一个穿越6000多年时空的约会。城墙遗迹剖面展示馆
自1991年以来,城头山遗址西南部城墙经过前后5年的考古发掘,揭露出上宽20米、下宽37米、高4.8米的完整城墙体剖面,由此,城头山城池的构筑形态、修建手法、发展历程等,从这一剖面上清晰无疑地展露出来。
6300年前的大溪文化一期,城头山城垣傲然出世,经连绵不断2000年的辉煌岁月,衰落于4500年前的屈家岭文化末期。古城存续期间,先民挖壕环水,筑土为墙,经过四次大规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