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产后关节痛 妇科教研室 产后缺乳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妇科教研室 目的要求 掌握:产后缺乳的中医辨证论治。 熟悉:产后缺乳的中医病因病机。 了解:产后缺乳的外治法。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产后缺乳的中医辨证论治。 难点:产后缺乳的辨证。 定义 产后缺乳:产后乳汁甚少,或逐渐减少,或全无,不能满足哺乳的需要,称为产后缺乳。 产后缺乳多发生在产后数天至半个月内,也可发生在整个哺乳期。 决定泌乳主要有三个因素 1、胎盘娩出后致使血中雌激素及孕酮水平下降,解除了对泌乳素(PRL)的抑制 2、吸吮及哭声的刺激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使垂体后叶释放PRL 3、腺管排空,可以作为一种刺激,通过下丘脑-垂体促使PRL分泌 经典论述:缺乳病机 《诸病源候论》: 津液竭、经血不足是导致无乳的基本病机。 气血化源不足 《儒门事亲》: 妇人或因啼哭悲怒郁结,气溢闭塞,以致乳脉不行。 肝气郁结 乳汁运行受阻 诊断 病史 素体气血虚弱,产时失血过多,产后情志不遂 症状 产后缺乳:哺乳乳汁量少清稀,甚无 ; 或本乳汁不足而骤然泌乳更少; 或哺乳期间乳汁本足突见减少; 或产后乳汁不行。 检查 乳房柔软,皮色不变; 或乳房胀硬; 或伴有结块,皮色不变; 或皮肤微红,甚或潮红。 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表现及乳房检查即可确诊。 常见并发症: 若乳汁郁积易于并发急性乳腺炎。 鉴别诊断 辨证要点 辨证小结 虚症:乳房柔软,不胀痛; 乳汁清稀; 面色少华,舌淡,脉虚细。 实证:乳房胀硬疼痛; 乳汁浓稠; 胸胁胀闷,或少腹疼痛, 恶露不行,或形体肥胖, 舌苔薄黄或腻,脉弦或滑。 病案分析 张××,27岁,已婚。 患者于2000年9月顺产一女,产后食欲不振,乳汁日显不足,质稀,45天开始乳汁全无,乳房不胀,伴头晕腰酸,面色少华,时有心慌,纳少。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分证论治 气血虚弱 治法:益气养血,佐以通乳。 方药:通乳丹《傅青主女科》 。 方解:党参、黄芪—大补元气; 当归、麦冬—养血滋液; 猪蹄—补血通乳; 木通—宣络通乳; 桔梗—载药上行。 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理气,通络下乳。 方药:下乳涌泉散《清太医院配方》。 方解:青皮、柴胡舒肝解郁; 四物、天花粉养血滋液; 穿山甲、王不留行、漏芦活络下乳; 桔梗、通草宣络通乳; 甘草调和诸药。 外治疗法 西医治疗 复 习 提问: 1、诊断 2、辨证 3、治法 病案: 孙××,女,28岁。 主述:产后七天,乳汁极少。 病史:顺产后三天乳房微胀,乳汁极少,婴儿不食牛乳,使患者苦之,情志不畅。现觉头昏目眩,心烦易怒,乳房胀痛。 查:型体瘦弱,舌边偏红,苔薄白,脉弦。 小结 定义 :哺乳期内乳汁甚少或全无。 诊断 :病史 ;症状;检查。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根据乳汁的稀稠,乳房的胀软,结合全身症状,分析属于虚症或实证。 2、治疗原则: 虚症要调治气血以通乳;实证要以理气通络以下乳。 外治方法较多,要注意配合内治法,以提高疗效。 产后并发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妇科教研室 产后急性乳腺炎 定义: 急性乳腺炎为乳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绝大多数发生于产后哺乳的妇女,一般多在产后3~4周发病。本病属中医学“乳痈”、“妒乳”等病症的范围,以乳房肿痛、红热化脓为主症,多由气郁热结所致。 中医病因病机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