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环境与健康 I;生产性毒物: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于工作环境中的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职业中毒:劳动者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发生的中毒。;教学目的与要求;生产性毒物和职业中毒;金属与类金属生产和使用;6;㈠理化性质
⒈质地软,具有易锻性的灰白色重金属;
⒉熔点327℃;加热到400~500℃时,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在空气中氧化成氧化亚铅(Pb2O),并凝集为铅烟。
⒊随熔铅温度升高,可逐步生成氧化铅(PbO)、三氧化二铅(黄??,Pb2O3)、四氧化三铅(红丹,Pb3O4)。所有铅氧化物都以粉末状态存在,并易溶于酸。
4. 其它铅化合物:醋酸铅,碱式碳酸铅,铬酸铅,砷酸铅,硅酸铅等。;铅矿开采和冶炼;
熔铅作业:含铅金属和合金的熔炼;制造耐腐蚀化工设备、管道、食品罐头、构件;
蓄电池行业:负极;
使用含铅物品:印刷行业;
;5. 染料:碱式碳酸铅(铅白),铬酸铅,碘化铅;
6. 制造和使用铅化合物:玻璃、搪瓷、油漆;
儿童常用学习用品、玩具中着色漆层和颜料
制药或者制作杀虫剂:醋酸铅,砷酸铅
子弹中灌铅;X线挡板
;㈢ 毒理;㈣ 中毒机制:
⑴影响二价离子钙、锌、铁的作用;
⑵在细胞内与蛋白质的巯基和细胞器结合,干扰多种细胞酶类活性;;
★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⒈卟啉代谢紊乱,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与巯基结合,干扰多种酶类活性
抑制细胞膜ATP酶→细胞内钾离子丧失→寿命缩短、膜脆性增加→溶血。
3.骨髓幼稚红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核膜变薄,胞浆异常,高尔基体及线粒体肿胀,细胞成熟障碍等,点彩细胞形成增多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δ-氨基-γ-酮戊酸(ALA)结构与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相似→体内ALA↑→在脑组织竞争性抑制GABA→影响GABA功能→兴奋、多动、行为障碍。
铅可导致周围神经施万细胞(Schwann cell)肿胀,节段性脱髓鞘和轴改变,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甚至周围神经麻痹。;★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抑制肠壁碱性磷酸酶和ATP酶的活性→平滑肌痉挛→缺血,腹绞痛;
★铅对肾脏的作用
影响线粒体功能→抑制ATP酶而干扰主动运转机制→损害近曲小管内皮细胞及其功能。
;㈤ 毒作用表现;2. 慢性中毒
(1)神经系统
a.类神经征:头昏、头痛、乏力、失眠、多梦等;
b.周围神经病:感觉型(肢端麻木,四肢末端呈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运动型(握力减退,伸肌无力和麻痹,“腕下垂”“足下垂”);;(2)消化系统
a.口内金属味、食欲减退、恶心、隐性腹痛、腹胀、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口腔卫生较差者,在门齿、犬齿牙龈边缘可见蓝黑色“铅线”;;(2)消化系统
b.腹绞痛,为突然发作,多在脐周,呈持续性痛阵发性加重,每次发作自数分钟以上。因疼痛剧烈难忍,常弯腰曲膝,辗转不安,手按腹部以减轻疼痛。同时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可有呕吐。检查时,腹部平坦柔软,可有轻度压痛,无固定压痛点,肠鸣减少,常伴有暂时性血压升高和眼底动脉痉挛。
* 腹绞痛是慢性铅中毒急性发作的典型症状;(3)血液系统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点彩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碱粒红细胞增多。
;(5)生殖发育毒性
女工:引起月经失调、孕妇流产、早产、死胎等;
男工:精子数目减少、活动力减弱、畸形率增加;;㈥ 诊断;㈥ 诊断;⒉轻度中毒
⑴血铅≥2.9μmol/L(0.6mg/L、600μg/L)或
尿铅≥0.58μmol/L(0.12mg/L、120μg/L),有以下表现之一:
a. 尿ALA≥61.0μmol/L(8mg/L、8000μg/L);
b. FEP≥3.56μmol/L(2mg/L、2000μg/L);
c. ZPP≥2.91 μmol/L(13.0μg/gHb);
d. 腹部隐痛、腹胀、便秘等症状。
(2)诊断性驱铅试验,尿铅≥3.86μmol/L(0.8mg/L、800μg/L)或4.82μmol/24h(1mg/24h、1000μg/24h);⒊ 中度中毒
除以上之外,具有下列一项表现:
⑴腹绞痛;
⑵贫血;
⑶轻度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⒋ 重度中毒
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
⑴铅麻痹;
⑵中毒性脑病。;㈦ 处理原则;⒈观察对象:可继续原工作,3-6个月复查一次或驱铅试验,明确是否为轻度铅中毒;
⒉轻度、中度中毒:治愈后可恢复工作,一般不必调离原作业;
⒊重度中毒:必须调离铅作业;
劳动能力鉴定按照 GB/T16180。 ;(八) 预防 ;29;水俣病事件
▲二十世纪五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