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刮痧疗法:此法是指用刮具蘸水或植物油,直接或间接在一定部位的皮肤上反复划刮,使皮肤出现紫红色的痧点,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本法具有疏畅气血、开窍醒脑、发表清热、解毒泄浊、运脾和胃、行气止痛等功效,常用治绞肠痧、中暑、瘟疫、感冒、落枕等证。 7.爆灯火疗法:此法是用灯芯草蘸麻油,点燃后烧灼所选定的穴位或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由于在烧灼时会发出爆声,故称爆灯火疗法。古人用以治疗脐风、惊痫等,如《幼科铁镜》中载灯火十三焦,治疗脐风。 8.磁疗法:此法是以磁性材料所产生的磁场作用于机体经络俞穴或病变部位,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神农本草经》载:“磁石性味辛寒、主周痹、风湿、肢体肿痛、不可持物”,说明古医家对磁疗早有认识。现代的磁场效应治疗仪正是基于此道理。 9.天灸疗法:此法是根据子午流注时间治疗学与特定中药物质相结合在某些特定穴位上作贴药治疗某些疾病的传统疗法。最早见于南北朝,以后《本草纲目》及《张氏医通》有较系统的描述。常用于治疗鼻鼽、哮喘、虚人感冒、虚寒性胃病等证。常用穴位为肺俞、肾俞、定喘、脾俞等穴。 四、参考文献: 1.罗笑容、许尤佳主编.《中医儿科疾病证治》 2.江育仁、张奇文主编. 《实用中医儿科学》 3.张梓荆主编.《实用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4.王瑞萍、胡亚美、江载芳主编.《实用儿科学》 五、复习提纲: 1.? 简述小儿内治法用药特点。 2.? 简述小儿用药折算法。 3.? 请列出小儿常用的内治法则及相应的用药。 4.? 什么是熏洗法、气雾法、敷脐法、灌塞法, 请举例说明。 5.? 简述小儿捏脊疗法。 6.? 了解刺四缝、拔火罐、刮治疗法。 谢 谢 治疗概要 一、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大概了解小儿治疗方法。 掌握小儿内治法用药原则、药物用量折算的方法。熟悉常用的内治法与外治法。 二、本单元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小儿内治法用药原则、药物用量折算、小儿捏脊疗法。 ??? 2.难点:对各种内治法及外治法的理解。 (一)小儿用药原则 治疗要及时、正确和审慎 处方轻巧灵活 注意顾护脾胃 随证先证而治 不可乱投补益 掌握用药剂量 药物用量折算 小儿用药剂量,常随年龄大小、个体差异、病情轻重、医者经验而不同,由于小儿服药多有浪费,所以药用剂量相对较大,但辛热、苦寒、攻伐之剂用量须谨慎,如麻黄、细辛、附子、乌头、大黄、巴豆、芒硝等。为计算方便,可采用以下比例用药: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乳婴儿为成人量的1/3~1/2,幼儿及幼童为成人量的2/3或用成人量,学龄儿童用成人量。 小儿内治法用药特点 1.身心兼顾,综合治疗:WHO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上的疾病或缺陷,而且要有完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2.治疗要及时、准确和谨慎。 3.治疗要中病即止,合理调护。 4.运用儿科中药新剂型:如可使用针剂、涂剂、口服液、袋泡剂、气雾剂等,能克服汤剂的不足,争得时间、提高疗效。 5.掌握小儿中药的煎煮及服用方法:注意先煎、后下、包煎、烊冲服用药物的处理方法及不同年龄的煎煮药量及正确的服用方法。 (二)给药方法 口服给药法 蒸气及气雾吸入法 经鼻给药法 直肠给药法 注射给药法 (三)常用内治法则 1. 疏风解表法:适用于表证。 2.止咳平喘法:适用咳喘。 3.清热解毒法:主要适用于邪热炽盛的 实热证。应按邪热之在表、在里,属气属血,入脏入腑,分别选方。 4.消食导滞法:用于伤食或饮食积滞证。 5.运脾开胃法:用于脾胃失调。如厌食、疳积。 6.补脾健脾法:用于脾胃虚弱、气虚不足。 7.培元补肾法:用于胎禀不足、肾气亏虚 之证。 8.回阳救逆法:用于元阳衰脱之危重证。 9. 安蛔驱虫法:用于肠道虫证。 10.通腑泻下法:用于小儿积滞便秘。 11.凉血止血法:用于出血的证候。 12.活血化瘀法:用于各种血瘀之证。 13.镇惊开窍法:用于小儿抽搐、惊痫。 14.利水消肿法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