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04环境卫生.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壤的流动性和稀释净化能力方面远不如大气和水体。土壤一旦被污染,彻底清除是很困难的。为了保护土壤不受污染,必须对粪便、垃圾、工业废渣等各种污染物进行合理的收集、运输、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提出各个环节的卫生学要求和措施。 第四章 第四节 1.厕所 (1)位置适当 (2)粪池应防渗漏、不污染地下水 (3)有防蝇、防蛆、防臭的设施 (4)厕所内小气候和采光良好 2.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 (1)粪尿混合发酵法 (2)堆肥法 (3)沼气发酵法 第四章 第四节 1.填埋法 最常用的的处理方法。 (1)填埋场位置在当地主动风向的下风向,地下水流向的下游,距居住区500m以上; (2)有防渗漏的衬底,衬底铺以细沙和粘土压实或铺沥青。衬底厚30cm以上; (3)边填埋边压实,每天盖一层15cm的土压实。最后封场时盖60~100cm厚的土压实; (4)设排气管和排水管,收集渗出液。 2.焚烧法 第四章 第四节 第四章 第五节 丁可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1.室内来源 (1)燃料燃烧或烹调油烟 (2)室内活动 (3)室内建筑装饰材料 (4)其他 第四章 第五节 (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2.室外来源 (1)室外空气 (2)建筑物本身 (3)室外带入室内 (4)相邻住宅污染 (5)生活用水污染 第四章 第五节 1.室外污染物进入室内有不同程度的衰减,室内浓度一般低于室外。如SO2易为石灰墙壁、墙纸吸收; 2.室内外存在同类污染物发生源时,室内浓度常高于室外; 3.室内存在着室外少有或没有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建筑装饰材料、空调机等; 4.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受通风换气、生活起居方式的影响。 第四章 第五节 (一)不良建筑综合征 (二)建筑物相关疾病 (三)化学物质过敏症 第四章 第五节 1. 贯彻执行室内空气污染质量标准。 2. 合理的住宅平面配置。 3. 改善炉灶和采暖设备。 4. 通风换气。 5. 合理使用各种设施 6. 选择合格建筑装饰材料和家具 7. 合理规划住宅区 8. 加强控烟教育和健全卫生法制 第四章 第五节 人和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演进的统一整体。环境污染将影响人类健康,产生特异和非特异损害。因此,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理解碘缺乏病、地方性氟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有利于进行有效防制;掌握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卫生评价和净化消毒措施,可以保障饮水安全,维护和促进人体健康;土壤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受到污染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对粪便和垃圾采取无害化处理提出了具体的卫生要求和措施。住宅是人类的生活居住环境,要符合基本的卫生要求。重点介绍了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护措施。 第四章 临床上分为3型: 1. 神经型,以明显的智力低下、聋哑和下肢痉挛性瘫痪为特点,大部分患者属此型; 2. 黏肿型,以甲状腺功能低下为主,表现为黏液性水肿,皮肤干、粗糙、弹性差,毛发稀少、干脆,克汀病外貌(如傻笑、眼距宽、鼻梁塌等),体格矮小或侏儒、性发育障碍; 3. 混合型,上述两型特征兼有。 第四章 第二节 长期坚持补碘措施是持续改善人群碘营养状况的唯一有效途径,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根本措施。 1. 补碘措施 (1)碘盐法:食盐加碘经济、简便、易行,是预防碘缺乏病的首选方法。 (2)碘油法:主要用于暂时还不能供应碘盐或碘盐尚不合格的中、重度病区。 2. 碘缺乏病监测 3. 其他措施 第四章 第二节 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 fluorosis)是由于环境中氟元素含量过高,生活在该地区的居民长期摄入过量氟所引起的以氟斑牙和氟骨症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亦称地方性氟病。 第四章 第二节 (一)发病原因 长期摄入过量氟是发生本病的主要原因,我国地方性氟中毒可分为以下类型。 1. 饮水型:此型最常见、分布最广,我国北方以饮水型为主 2. 燃煤污染型: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病区类型,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贵州、云南等省份的边远山区 3. 饮茶型:主要分布在四川、青海、西藏、内蒙古、甘肃等省区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 第四章 第二节 (二)流行因素 1. 氟摄入量 2. 营养状况 3. 饮水的化学成分 4. 地理环境及生活方式 第四章 第二节 (三)发病机制 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有不同认识,尚未完全阐明。 1. 影响钙、磷代谢 2. 对牙齿的损害 3. 抑制多种酶的活性 第四章 第二节 (四)临床表现 1. 氟斑牙(dental fluorosis)是最早出现的体征 (1)白垩型:釉质失去光泽,透明度减弱或不透明,可见白色线条、斑点、斑块、牙尖部雪帽,甚至白垩样变布满整个牙齿。 (2)着色型:釉面出现浅黄、黄色、黄褐色、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