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研究理方法台生物地理期告期中表目家鼠的空活行以台大女一舍研究生地理乙毛又玉就科系立台大地理系修程地理系台生物地理期年度下期分分教章安排第一章第一研究目的第二研究理方法第二章研究介第一女一舍的平面配置第二研究利於家鼠生存的件因素第三章常的家鼠介第一家鼷鼠第二玄鼠第三鼠章安排第四章家鼠的行研究第一家鼠出的地路第二家鼠的巢穴位置分布第三家鼠喜食的食物第五章家鼠住宿生的影第六章第一研究目的小我就老鼠有莫名的好感不是受困在捕鼠中的老鼠夜在路上狂奔的老鼠在田小路上被扁乾的老鼠以及屋上掉下未毛的粉色幼鼠些在生
【 續 研究理論與方法 】 * * 「台灣生物地理」學期報告 期中發表 題目:家鼠的空間活動與行為 ---以台灣師大女一舍為研究樣區 學生:地理93乙 毛又玉 489232228 就讀科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選修課程:地理學系「台灣生物地理」 學期別:91學年度下學期 學分數:3學分 開課教師:鄭勝華 * 章 節 安 排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理論與方法 第二章 研究區介紹 第一節 女一舍的平面配置 第二節 研究區利於家鼠生存的條件因素 第三章 常見的家鼠種類介紹 第一節 家鼷鼠 第二節 玄鼠 第三節 溝鼠 * 【 續 章 節 安 排 】 第四章 家鼠的行為研究 第一節 家鼠出沒的時間、地點與路徑 第二節 家鼠的巢穴位置分布狀況 第三節 家鼠喜食的食物 第五章 家鼠對住宿生的影響 第六章 結論 *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從小我就對「老鼠」有種莫名的好感,不論是受困在捕鼠籠中的老鼠、夜間在馬路上狂奔的老鼠、在田間小路上被壓扁曬乾的老鼠,以及從屋頂上掉下來還未長毛的粉紅色幼鼠……,這些在生活中常見到的老鼠都會讓我覺得很有趣。直到大二開始在學校宿舍見到家鼠的蹤跡,才讓我對這些鼠類感到很困擾。常常聽到同學看到老鼠從某寢室跑到浴室、廁所,或是兩隻老鼠半夜在走廊上的管線上追逐的畫面。宿舍內也常見到老鼠肆虐後遺留下來的痕跡—吃一半的餅乾、被移位的垃圾,和最令人厭惡的老鼠排泄物。 * 【 續 研究動機與目的 】 而當時我住的寢室也是受害寢之一,老鼠常常在寢室的角落、地板及櫃子裡留下令人「驚喜」的禮物。不論我們如何的清理環境、堵住門縫,在寢室內放置黏鼠板、捕鼠器,還是無法抑制老鼠繼續在寢室內製造混亂。在這段時間內,雖然沒有聽說老鼠對住宿同學造成任何疾病,卻對我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困擾。這學期因為選修台灣生物地理,決定以家鼠的空間活動與行為作為我的研究主題,藉以釐清這些老鼠為何能如此狂妄的在宿舍裡活動的疑惑。也希望能更進一步的找出有效防止老鼠在宿舍出沒的方法。 * 第二節 研究理論與方法 一、收集相關資料,使了解家鼠的行為活動模式。 二、實地觀察: 1.路徑:鼠類經常往返的草地可以看出有明顯的路徑在 草間行成隧道,部分的草會因而枯黃,草地的邊緣還可以看出有圓形的孔道(祁偉廉,1998)。因為研究區是位於宿舍內,無法做以上的觀察,改用訪問看過老鼠出沒的同學。 2.巢穴:住家的牆角可能見到玄鼠、家鼷鼠啃開的洞口(祁偉廉,1998)。調查寢室內的木製衣櫃、書桌後是否有老鼠啃開的洞口。 * 【 續 研究理論與方法 】 3.啃痕:家居型的鼠類常在啃咬人類的食物時留下明顯的啃痕。(祁偉廉,1998) 4.食餘:鼠類吃東西常是零零碎碎的掉落一地,所以看到沒吃乾淨的東西加上啃痕,不難看出是誰幹的好事。部分鼠類有貯食行為,但在貯存之前仍會啃咬一番,所以在貯藏處可以看到被啃咬過但沒吃完的食物(祁偉廉,1998)。 5.排遺:鼠類的糞便型態都很類似,長橢圓形,一頭鈍一頭尖,只是大小長短不同,顏色也依取食的不同而差異甚大,從淺褐色到綠色、暗褐色、黑色都有(祁偉廉,1998)。 * 以上實察先對住宿生做訪查紀錄統計,再做進一步的對巢穴、啃痕、食餘及排遺的觀察。啃痕、食餘及排遺若已被清理掉,則以受訪者的描述作為參考。若有發現老鼠經常出沒的時間地點,再在該時間範圍裡到該地做實地觀察。 【 續 研究理論與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食 餘 排 遺 巢 穴 摩 擦 啃 抓 路 徑 足 跡 食 痕 叫 聲 目 擊 ★ 很難發現 ★★ 偶爾發現 ★★★ 經常發現 資料來源:台灣哺乳動物(祁偉廉,1998) * 註:各種蹤跡出現的狀況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