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肿瘤放射生物学
一、名解
1、核反应 :指在具有一定能量的粒子轰击下 , 入射粒子(或原子核)
与原子核 (称靶核)碰撞导致原子核状态发生变化或形成新核的过程。
2、核衰变 :原子核自发射出某种粒子而变为另一种核的过程。
3、半衰期 :放射性核素衰变其原有核素一半所需的时间。
4、原初效应 :指从照射之时起到在细胞学上观察到可见损伤的这段
时间内,在细胞中进行着辐射损伤的原初和强化过程。
5、继发效应 :是指在原发作用发生的基础上,因原发作用形成的各
种活性基团不断攻击生命大分子, 导致生物显微结构的破坏, 继而发
生一系列生物学、生物化学的损伤效应。
6、直接作用 : 电离辐射的能量直接沉积于生物大分子, 引起生物大分
子的电离和激发,破坏机体的核酸、蛋白质、酶等具有生命功能的物
质,这种直接由射线造成的生物大分子损伤效应称为直接作用。
7、间接作用 : 电离辐射首先作用于水, 使水分子产生一系列原初辐射
分解产物( H ·,OH·,水合电子等),再作用于生物大分子引起后者的
物理和化学变化。
8、确定性效应 :指发生生物效应的严重程度随着电离辐射剂量的增
加而增加的生物效应。 这种生物效应存在剂量阈值, 只要照射剂量达
到或超过剂量阈值效应肯定发生。
9、随机性效应 :指生物效应的发生概率(而不是其严重程度)与照
射剂量的大小有关的生物效应。 这种效应在个别细胞损伤 (主要是突
变)时即可出现,不存在剂量阈值。
10、辐射旁效应 :电离辐射引起受照细胞损伤或功能激活,产生的损
伤或激活信号可导致其共同培养的未受照射细胞产生同样的损伤或
激活效应,称辐射旁效应。
11、十日法规 :对育龄妇女下腹部的 X 射线检查都应当在月经周期第
1 天算起的 10 天内进行,以避免对妊娠子宫的照射
12、复制叉 :DNA在复制时复制区域的双螺旋解开所产生的两条单链
和尚未解开的双螺旋形成的“ Y”形区。
13、半保留复制 :一个 DNA分子可复制成两个 DNA分子,新合成的两
个子代 DNA分子与亲代 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每个子代 DNA
中有一条链来自亲代 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链,这种合成方式称为
半保留复制。
14、分子交联 :生物大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发生互相连结,电离辐射作
用后,可通过自由基的作用,产生 DNA-DNA交联、 DNA-蛋白质交联。
导致 DNA正常分子结构的破坏。
15、亚致死损伤修复 :将预定的照射剂量分次给予, 生物效应明显减
轻,表明在两次照射间隔中细胞有所修复,这种修复称作 SLDR
16、潜在致死损伤修复 :照射后改变细胞所处的状态和环境, 如延长
接种或给予不良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均能提高存活率。
17、损伤的“耐受” :DNA分子的损伤有时不能立即修复。特别是在
复制已经开始,而损伤又在复制叉附近时,细胞会通过另一些机制,
使复制能进行下去, 待复制完成后,再通过某种机制修复残留的损伤。
复制时损伤并未消除,故称“耐受” 。
18、原癌基因 : 在正常细胞内,调控细胞增殖和分化的重要基因,当
受到物理、化学、 病毒等生物因素作用被活化而失调时,才会导致正
常细胞的恶性转化。
19、放射治疗 : 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 是利用放射线对肿瘤进行照射,
通过剂量的累积使肿瘤组织发生一系列化学、物理及生物学的变化,
导致肿瘤的缩小甚至消失,是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
20、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 通过使用一系列不同权重,不同照射野形状
和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