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 立即清洁溅出的感染物品 9. 保证对受到感染性物质污染后的病人护理器械、用品、被服做出适当处理,或丢弃、或消毒或在每个病人使用之间进行灭菌 10. 保证废弃物的正确处理(案例:去探望病人 护士针 头掉地刺伤事主的脚,被“艾滋针”扎伤告医院索赔 ) 标准预防 注射器具有可包裹针头的滑动套 使用安全的工具 WHO的安全注射定义: 应用灭菌的注射器具和适当的操作进行注射,并对使用过的注射器具作安全的处理 。WHO建议,废弃的注射器具必须放入特制的纸箱内,送焚化炉销毁。7 在经济发达地区已常规采用这种处置方式,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很难办到。在我国,一次性注射器被再次利用的现象相当普遍,因此用过后应作毁损处理。这是美国防止非法滥用注射所采取的措施之一。 防 护? 职业暴露事件 事件1 《羊城晚报》曾报道,广州有一个病人被检出艾滋病病毒, 使9位抢救他的医生身陷险境,目前这9位医生都要接受为期一年的医学观察。 心理压力 家庭压力 社会压力 事件2 某医院一名外科医生,在为HIV初筛阳性的病人做手术时,由于忽视了眼部的防护,血液飞溅入眼内,直接侵袭眼部粘膜,此医生惶恐至极… 事件3 某医生在为梅毒阳性病人做手术时,被手术刀划伤,经过预防治疗,定期随访,梅毒检测阴性,未被感染;事过不久,此名医生手术时再次被梅毒阳性病人所用利器扎伤… 事件4 某护士为乙肝病人拔静脉输液针,因为知道此病人是乙肝患者,所以非常小心… 拔完针后,由于害怕被扎伤,捏住输液器末端将其提出病房,悬在空中的针头正好将路过的另一名护士扎伤… 其他常见: 医废收集人员在收取利器盒时,被利器盒盖上乱放的针头刺伤; 配液完毕,双手回套针头时被刺伤; 手术过程中器械传递时扎伤; 手术缝合时扎伤… 使用安全的工具 预充药液注射器 自动毁形注射器 针尖带有链接的保护套 安全型套管针 使用安全的工具 PICC安全型导入鞘 强调 下列情况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这些危险动作,您停止了吗? 任何器具如果不能安全地使用也不能认为是安全的 完美的操作才能有完美的结果 医务人员的重大责任 医务人员处于院内感染和社会感染性疾病的双重威胁之中!如果我们医务人员感染了某种血源性疾病,那么,很有可能将疾病传播给他人的危险,包括:病人、医务人员、家庭成员及社会接触人员。 (西班牙的一名麻醉医师Maeso使217名病人感染HCV)。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这张图片上的人大家非常熟悉,是我们中国人民的亲密战友,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著名的胸外科医生,在抗战时期救治过无数伤员,非常遗憾的是在一次急救时不幸割破手指感染破伤风而不幸逝世。 在他生命最后之际留下了这样一段话,这是他对自己行医生涯的全部思考和感悟的最精辟的总结。我想这也是很多人对生命的理解。 类似案例还有很多,其中这一起案例离我们最近,却又很无奈。 截止至2006年12月底,广东省报告艾滋病17505人,居全国第5位 二00三年以前,内地感染者感染途径一直以注射毒品传播为主,07年以后随着性观念的开放,性传播感染比例明显超过注射毒品感染,其中男男性(同性)传播感染显著增加。 由于护理人员多被空心针刺伤, 而医生的针刺伤多由缝针造成, 且是在戴手套的情况下发生的, 因此, 护理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险性远高于医生。 关注职业健康与安全 佳息患:蛋白酶抑制剂 双汰芝: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赛瑞特:抗病毒类 举例:日本的垃圾分类 郑州医疗垃圾回流社会被制成生活用品 医疗垃圾管理漏洞揭秘 沾血针管变食品包装袋 WHO的安全注射定义是:应用灭菌的注射器具和适当的操作进行注射,并对使用过的注射器具作安全的处理 。WHO建议,废弃的注射器具必须放入特制的纸箱内,送焚化炉销毁。7 在经济发达地区已常规采用这种处置方式,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很难办到。在我国,一次性注射器被再次利用的现象相当普遍,因此用过后应作毁损处理。这是美国防止非法滥用注射所采取的措施之一。 案例:儿童注射疫苗 既要关爱病人,也要保护好自己。 化疗药物、清洁剂、消毒剂、汞… 化学性职业危害 包括电离辐射、医疗锐器伤和噪声。电离辐射会导致白细胞减少、不良生育结构、放射病、致癌、致畸等。 物理性职业危害 最具威胁的感染性疾病:乙肝、丙肝、艾滋病 HIV的发现迫使我们对血源性传染病的传播引起重视 全球 艾滋病病毒感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