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左忠毅公轶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國學的意義 壹、國學的名稱   「國學」就是中國傳統學術,它是相對於「西學」而言。   清代中葉以後,歐美文化逐漸傳入,國人把由西方傳入的學問,統稱為「西學」。而將中國傳統的學術稱為「中學」。「中學」指的就是「國學」。光緒三十年劉師培等人在上海成立國學保存會,後來出版國學發微一書;章炳麟在日本成立國學講習會,  後來著作國故論衡、國學略說等書,以闡揚中國學術,因此而有「國學」的名稱。 貳、國學的價值  對於國學,我們至少應抱持下列兩種態度: 1肯定國學是中華文化的遺產 2認識國學是人生哲理的寶庫,從中吸收為人處世的智慧。 *【身處逆境】 (1)不怨天,不由人 (2)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身處順境】 (1)滿招損,謙受益 (2)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3)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盈則必虧。 3繼承並發揚國學的優越性 4了解國學在世界各地傳播情形 第二章國學的分類 壹、漢書藝文志的六分法   班固漢書藝文志是採用劉歆七略的圖書分類法,班固將七略中的輯略省去,將當時的圖書分為: 一、六藝略:易、書、詩、禮、樂、春秋、論語、孝 經、小學。 二、諸子略: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 三、詩賦略:賦一、賦二、賦      三、雜賦、歌詩。 四、兵書略:權謀、形勢、陰        陽、技巧。 五、數術略:天文、曆譜、五   行、蓍龜、雜占、形法。 六、方技略:醫經、經方、房       中、神仙。 貳、四庫全書的四分法   四庫全書將古籍依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分類: 一、經部:十類。分為易、書、    詩、禮、春秋、孝經、五    經總義、四書、樂、小學 二、史部:十五類。分為正史、      編年、紀事本未、別      史、雜史、紹令、奏      議、傳記、史鈔、載      記、時令、地理、職      官、政書、目錄、史      評。 三、子部:十四類。分為儒    家、兵家、法家、農    家、醫家、天文算法、    術數、藝術、譜錄、雜    家、小說家、釋家、道    家。 四、集部:五類。分為楚辭、        別集、總集、詩文     評、詞曲。   合計四十四類,大體涵蓋國學的重要科目與範疇。今人討論國學書的分類,大抵仍依照四庫全書的分類法。 參、曾國藩的新四分法   乃是一將「國學」分類法過渡到「西學」分類法的先聲。 1義理之學:即宋元所謂道學。在孔門為德行之科。相當於經學、子學、哲學、佛學等。 2詞章之學:在孔門為語言之科。相當於文章、詩歌、詞曲、小說等。 3經濟之學:在孔門為政事之科。相當於史地、政令、醫學、農學、博物、曆算等。 4考據之學:即今之所謂漢學也。在孔門為文學之科。相當於文字、考證、目錄、校讎、辨偽等 肆、現代圖書館對國學圖書的分類   此乃以美國圖書館學家杜威(Melvil Dewey)的杜威十進分類法為基礎。分為十大類: 000 總類【經部】 100 哲學類【子部】 200 宗教類 300 自然科學類 400 應用科學類 500 社會科學類 600 史地類(中國)【史部】 700 史地類(世界) 800 語文類【集部】 900 美術類   至於有古董價值的善本書、線裝書,一般都分別藏在室或善本書室,仍依經、史、子、集四部。 第三章研讀國學的方法 壹、培養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一、了解古今詞彙的差異 1文言文通常一個字就是一個詞,白話文則雙音詞占絕大多數。例:  今:殘暴  古:虐    熱水    湯  微:  今:細小  古:卑賤  往往:  今:常常  古:處處 二、了解古今文法的不同 1文言文中句子成分的省略相當普遍。 2文言文中語序的排列也和白話文不同。有:  (1)謂語前置  你太不聰明了  甚矣!汝之不慧【表態句】  (2)賓語前置  沒有欺騙我  不吾欺【倒裝】【賓語提前】   不憂愁別人【不了解自己】  不患人之【不己知】  (3)定語後置  蚯蚓沒有銳利的爪牙,強健的筋骨  蚯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形容詞:利、強】 三、了解古今社會狀況和文化知識的不同  風土民情、倫理道德、歷史背景、天文、地理、曆法、職官、科舉、衣食等都與現代不同。 貳、養成閱讀的習慣興趣 一、養成閱讀的習慣:細水長流。 二、養成閱讀的興趣 參、善加利用工具書與網路資料 一、字典和辭典   國語日報字典   漢語大字典(遠東圖書)   正中形音義大字典   辭海(中華書局)   大辭典(三民書局)   漢語大辭典(東華書局)  專門性的字典有:   金石大字典(大通書局)   中國篆刻大字典(地球)   七體書法大字典(大孚)  專門性辭典有:   中國哲學辭典(水牛)    中國文學大辭典(百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