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0卷 第1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30摇 No.1
2013年3月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Mar. ,2013
见证与诠释:中国民族性变迁30年
———沙莲香教授访谈录
沙莲香摇 孙庆忠
摇 摇 题记:20世纪是中国人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和发展自己的历史时期,在“人看我冶、“我看人冶、
“人我相看冶中,中国人的生命历程得以清晰呈现。 沙莲香教授自1980 年代起对中国文化和中国
人的研究,记录了痛苦与智慧相伴的中国民族性成长的历程。 2012年4 月,继《中国民族性》(一)
(二)之后,《中国民族性》(三)出版。 这部著作通过比较民族性格的稳定因素和社会变迁形塑下
的人格特质,意在发掘和培植中国民族性中的优秀品格,是中国人自我认知的典范之作。 为了呈现
这位社会心理学家从事中国民族性研究的探索路径与深邃思考,2012 年 12 月23 日,沙先生接受
了我们的专访,畅谈了她对民族性问题的所思所想。 现辑录成篇以飨读者。
一、“悲情多于激情冶的民族性研究
孙庆忠(以下简称“孙冶):老师,您的中国民族性研究缘起于20 世纪80 年代初,在《中国民族
性》的序中您说,此时“文革冶结束,人如噩梦初醒,回首十年间的动荡体验,您希望搞社会心理学,
研究人。 那么,是怎样的直觉感受,让您有了这种强烈的探讨中国人问题的欲望? 1982 年至1984
年,您在日本研修,回国后又是怎样开启这项研究的?
沙莲香(以下简称“沙冶):我原来是搞哲学的,“文革冶之后为什么改行搞心理学搞人的研究,
就是对“文革冶里面的一些问题想不明白。 直接的亲历的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人际关系因为“革
命冶出现了“亲不亲阶级分冶。 “文革冶之前大家都好好的,总还讲点情义,“文革冶一来,很多人变得
不理智也无情无义,分了两派以后,在群众之间“保皇派冶和“造反派冶尖锐对立。 但是,上层“指
示冶出台后,下面群众不论哪个派都疯狂地跟着“革命冶。 二是“文革冶进行到“批林批孔冶阶段,民
间“小道消息冶不断,上层抓“政治谣言冶,在这个阶段,在政治高压下民众不讲真话突现了,当时叫
“桌面一套桌下一套冶,就是大大小小批判会上说一套,回到家里和朋友中间说另一套。
“文革冶过后,我很想要搞明白,中国人怎么了,中国人是疯了还是愚昧呢? 想从心理学的角度
研究中国人,当时在张健的介绍下还去何东昌家里请教了心理学家李作葆,得到了她的鼓励。 后来
在《中国民族性》(一)的后记中写到这种感慨。 从此,自己走上了不能回头不能丢弃的研究生活。
要问我“文革冶后为什么要搞民族性? 就是有感于直接发生在我周围的这样一些事情,所以没
有太多的理论假设,就是这样一个很简单的,也可能是很执着的想法在支配着。
我是直接研究中国人身上的民族特性即民族性,不是国民性。 我在日本时,对民族性和国民性
有了一些认识。 民族性和国民性有关联,但不等同。 从深度讲,民族性要深一些,是一种带有根性
特点的研究。 国民性则更接近于从国家和意识形态这个层面来看。 在看到日本很多国民性的研究
以后,我觉得日本更强烈的东西是国家意识,他们所谓的“和魂冶应该是民族的,但是他们讲是国家
[作者简介]摇 沙莲香:1936年生于辽宁大连,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
授,博士生导师,是中国社会学重建之后颇具声望的社会心理学家。 其代表性若作《中国民族性》、
《中国人百年》等声播海内外,是中国民族性研究的里程碑式的著作。
孙庆忠: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6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2013年
的。 而我在日本时提及民族性,我想到的是黄土地上博大空间里的人群,而不是说五星红旗或者党
旗下的国家,我当时这个意识是很弱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民族性要根性一些。 从民族性看,虽然母
亲河的泛滥带给我们很多灾难,但是人们总还是来颂扬黄河,本身就很喜欢这片黄土地。 从根性来
讲,在这片土地繁衍的农耕民族,民族性格很温和,很智慧,也很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洋时期农业科技改良体系的构建及意义.pdf
- 北枳代桃_农业系统中两种知识的补充、替代与融合.pdf
- 被动性“入场”与依附性“运作”:对一个国际NGO在中国工作过程的社会学分析.pdf
- 被塑造的转基因态度:基于美国民意调查的分析.pdf
-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问题发生的中国情境.pdf
- 本体与他者_当代中国社会民间信仰“非遗化”反思.pdf
- 本土知识的发掘在农业文化遗产认证中的参考价值.pdf
- 变革中的社会 ———联想“破译变革密码”.pdf
- 变化中的不变 ———基于对贵州省镇宁县某村落集市的人类学观察.pdf
- 表述日本文化的困惑 ———关于约翰·内森《无约束的日本》的写作风格.pdf
- 见证中国社会学重建30年 ———苏国勋研究员访谈录.pdf
- 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济补偿能力研究.pdf
- 讲述数据_一个中国农民的日记分析.pdf
- 交错的历史:1950年代的中国农村妇女——《村庄视野中的阶级、性别与家庭结构:以1950年代湘北塘村为中心的考察》.pdf
- 阶级视野的远去与回归——以《大工地: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图景》为例展开.pdf
- 街角_ 三重价值的发现 ———《泰利的街角》读后.pdf
- 解读《慈善法》_过程、内容、亮点与问题.pdf
- 解构资本全球化霸权,建设后现代生态文明——关于小约翰•柯布的访谈录.pdf
- 近年来社会学硕士论文写作中的叙事转向 ———兼谈转型期研究生教学工作中面临的问题.pdf
- 经历“ 非遗” ———鲁中地区一种乡民艺术的当代变迁.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