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教学内容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医诊断学教研室
甲襞微循环检测实验
【目的要求】
1. 掌握不同中医证候甲襞微循环的改变情况及其对中医临床的指导意义。
2. 熟悉甲襞微循环检测的方法和内容。
3. 了解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进展情况。
【检测对象】
正常人、血瘀证、血虚证、气虚证
【检测内容】
甲襞微循环
【检测指标和方法】
1.微血管形态
2.微血流动态
3.微血管周围是否有渗出和出血现象,以反映微血管壁通透性和完整性的变化。
【实验器材】
1.显微镜:目前国内设计、制造的甲襞微循环显微镜大多是在体视显微镜的基础上配上适当光源组成。也可用普通生物显微镜代替。甲襞微循环观察都是在低倍率下进行,至少应备有8x物镜、10x物镜和5x目镜各一个,最好采用平场消色差匀镜头,以减少因手表面球面差所致的成像模糊,如备有PK摄影镜则更好。
2.光源:作为微循环检查用的光源要求能看清楚微血管、微血流和单个红细胞因此光源应具备3个条件:
A.强光L:由于观察视野的光线是以450角投照之折射光,要使视野清楚,光源强度至少应在5V、40W以上。但光线过强对观察者眼睛刺激太大,且使血管与底色之间反差减弱,也不适宜。
B.聚光:光源发出之光线应经透镜聚光,在观察甲襞处聚成一点,经调节后射在甲襞局部的光斑直径约0.5cm。
C.冷光:由于强光大多有热量发散,既会影响观察结果,又可能灼烧观察局部皮肤,因此常在聚光透镜前加上蓝绿色隔热玻璃片或滤色膜。光源经此隔热滤光后,不仅使红细胞血流颜色加深,观察清晰,而且在光源的焦点上放一温度计,20分钟后最大温升不超过30C。此外,高压汞灯也能达到类似要求。如装有落射光源(内光源)的显微镜,则操作更为方便。
3.目镜测微尺:这是安放在显微镜目镜内的一种测微标尺。固定式测微尺为一块圆形有机玻璃片,直径约15mm(图1-1-12)。在它的上面刻有直线标尺,分成5~10个大格又分成10小格,共计为50~100不格。目镜测微尺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标准的物镜测微器的校正,以求也每一小格刻度的实际长度。使用时将目镜测微尺安放在目镜的光阑上,再插入显微镜的目镜抽管中,即可进行测量。将每1个格的长度乘以所测量物(如毛细血管的长度、宽度)的格数,即为景物的实际长度。目镜测微尺经校正后,该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均应固定,如使用不同的显微镜或不同的目镜、物镜进行观测,则目镜测微尺需重新校正。
4.手指固定架:甲襞微血管活体观测时,必须固定手指,消除颤动,常常使用石膏、有机玻璃或金属制的手指固定架,以方便观察或摄影。对于手指固定架,一般在求既能固定手指,又不能压迫观察局部的手指血管,手的姿势还应自然、舒适。
5)香柏油:甲襞微血管位于手指甲襞皮肤之下,观察光源是以450角折射,因此观察局部必须涂上观察油其意在于:能透明皮肤;帮助光线折射。甲襞处涂油后,使皮肤光滑,当光线折射到此表面时,可消除皮肤凹凸不平而引起的光线漫反射,而增加其透明度。所有的观察油最好能在达到无色、透明、有一定折光能力,其折射率应尽可能与皮肤相近,以免在观察油与皮肤之间形成界面。一般用香柏油、液状石蜡等均可。若配备有微循环显微镜的摄影装置、显微电视接收装置,或计算机显示、测量系统,则检测更为精确,甲襞微循环观察可在普通室内进行,室温最好控制在15~250C之间。
【实验过程】
1.实验准备
2.实验操作
(1)中医诊断:按照传统中医辨证证的方法进行观察,并将结果记录相关表格之中。
(2)检测表记录:
(3)分析报告
3.实验报告
(1)清点、整理并归还各种实验器材。
(2)分析记录表,完成《检测记录》和《实验报告》,按时交任课老师。
【注意事项】
1. 室温适宜,室内光线要暗,受检部位和探头加盖黑布,以防杂散光射入。
2. 受检者体位要舒适、自然,休息30min后进行。
《检测记录》
资料编号:
检测方法:
实验仪器:
检测内容:
毛细血管袢周围的变化:
a.清晰度 b.排列 c.外形 d.数目
e.长度 f.管径 g.袢顶宽度 h.乳头下静脉丛
i.管壁张力
毛细血管袢内微血流的状态:
a.血液流态 b. 袢顶血流 c.血流速度 d.血色
毛细血管袢周围的变化:
a. 袢周状况 b. 真皮乳头状态
毛细血管袢刺激试验:
a. 冷刺激 b. 针刺激
毛细血管袢功能测定:
a. 微血管运动计数 b. 微血管压力测定
检测结果:
记录人:
检测日期: 年 月 日
《实验报告》
资料编号:
实验时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