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世纪新师德》读书心得体会
近日,我仔细阅读了《新世纪新师德》(XX年湖北教育 出版社出版),那精湛的论断、缜密的推理、独到的见解和 与时俱进的视野,让人爱不释手,我用了三天的时间终于 读完,让人受益匪浅。在下认为这确实是一本好书,为教 育行政部门、特别是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提供了审视师德、 评价师德和强化师德的参考,也让我对于自己所从事的教 师岗位所需要的师德规范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时下,教育主管部门一年一度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 旨在端正师风,强化师德,言外之意就是师德世风日下, 人心不古,世人也对当前的师德提出了种种质疑。师德规 范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效益的根本问题,要加强师德建设, 不仅仅是靠社会舆论和教育活动,而更主要的是教师要依 法治教,师德规范的内容和评价机制要能够与时俱进。 一、审视师德规范需要与时俱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早已由计划经济走上 了市场经济的快车道,知识经济的也初见端倪。市场经济 和知识经济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 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式,如果我们再用过去那种传 统的师德规范去审视和看待今天的师德状况,未免过时已 久。正所谓“时已世移,变法宜矣”。
正如《新世纪新师德》上说的一样:“衡量一个社会的 教师道德水准,不是看这个社会所倡导的教师道德规范体 系,而是看真实的教师教育行为。如果社会所倡导的教师 道德规范不被教师认可、采纳,或者说现实的教师行为与 道德规范的要求不一致,那么,一方面我们要反思教师的 道德素质,通过教育的方式使其提高素质;另一方面我们 要反思教师道德规范的合理性,使道德规范更适合真实的 教师生活。”在以往的教师道德规范中,我们过于重视了前 者而忽视了后者,从而使教师道德建设难以取得实质性的 进展。审视我们过去所期望和要求的师德,很多方面都还 没有与时俱进。
一是苛求教师清贫。在人们的心中,教师是人类灵魂 的工程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是生命不止、 吐丝不尽的“春蚕”;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 而人们要求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甚至有人期 望,如果当了教师,就应该献身于教育事业,就应该舍己 为人,就因该是一个以苦为乐的“道德人”。在这种‘献 身”观念的支配下,教师的真实生活受到了忽视,教师的 个人需求受到了排斥,从而出现了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选 择了清贫的事实。因而,教师这个“高尚”的职业不仅没 有给教师带来相应的社会地位,相反他们却因从教而贫穷。
在这种“献身”观念的支配下,当有教师难耐贫穷或 为生活所迫而另谋生路时,当有教师在工作之余开辟了第 二职业时,人们便不约而同的惊呼:教师敬业精神不足, 师德严重滑坡了!人们只看到有教师另谋生计,却没有弄 清楚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做。教师的投入与受益不成比例, 在教师存在生存危机的情况下,教师还能够安心从事教学 工作吗?不能看到这一点,仍然要求教师敬业奉献、舍己 为人,这种师德规范能够说是人道的吗?是以人为本的 吗?是符合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规律和要求的吗?
二是排斥教师的自身利益。“道德和利益不是对立的, 同样,教师的道德不能排斥教师的利益”。我们不能说一个 人一进入教师这个职业就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怪物”。教 师作为一种职业,因而具备职业的一般特性,教师在工作 时必然要考虑投入与受益的最大化问题。教师这个职业同 其他职业一样,不仅满足了社会需要,而且也应该满足这 一职业的劳动者安身立命的需要,否则,这个职业不可能 长期存在。教师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有人的现实需要与 追求,有人的现实幸福与痛苦。我们谈论教师的幸福不能 止于“桃李满天下”的精神幸福,那种认为教师的幸福只 能存在于精神上的而非物质的幸福是自欺欺人的,只能让 教师在困顿的现实生活中寻求到一点点心理安慰。教师精 神上的愉悦不能代替教师在生活窘迫的痛苦,因而真正的 教师道德规范不应该让教师去牺牲物质利益而去忍受痛苦, 教师道德规范不应该是对教师的剥削,而应该是教师生活 的保障。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人们从事的生产、产品 交换的直接目的就是满足个人需要、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 化。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不再把追求个人利益看成是 不道德的事,教师的个人利益意识也觉醒了,他们开始自 觉的反思并有意识的反抗以“奉献”和“牺牲”为指导思 想的传统的道德规范。这种意识与反抗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而不能看作是违背了教师的道德规范。
教师不应该与清贫同日而语,排斥教师利益的道德是 一种反自然的道德。我们限制或者是反对教师追求个人利 益是一种与现实市场经济规律相违背的。假如我们用市场 经济的规律和关于对个人利益保护的法律来重新审视我们 目前的师德状况,也许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糟糕,我们对 教师的期望也会不再是违背教师的利益,违背以人为本的 思想。
例如,我们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单螺杆空气压缩机说明书2012版浪潮.pdf
- 《音乐赏析》课件第二节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ppt
- 2025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0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4景区观光车及驾驶员配备工作指南.docx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课(ppt).pptx VIP
- 2024学年八年级数学经典好题专项(反比例函数)练习(附答案).pdf
- 09年三明数学中考试题.doc VIP
- 【66安全文库】201高危行业(化工、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应知应会手册.docx
- 中考数学及格冲刺1.doc
- 2025年无人机驾驶员(五级)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综合卷).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