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西游记》中牛魔王形象的文化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游记》中牛魔王形象的文化解析 第24卷第2期 2007年4月 东疆学刊 DongiiangJournal Vol.24No.2 Apr.2007 《西游记》中牛魔王形象的文化解析 李洪武 (山东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潍坊261061) 摘要:《西游记》塑造了众多的妖怪形象,其中牛魔王是作品中出场 最早,着墨最浓,最受作者重 视,最具文化内涵的妖怪形象?它不仅是《西游记》以猴说法佛学思 想的重要补充,表征了作者抑道扬 佛的思想倾向,作者还赋予了牛魔王一个世俗人所具有的世间相,写 了他从魔到归佛的过程,并在其 形象的哲学层面上,继承了禅宗以牛说法的思想?作品还通过对牛魔 王的妻子,儿子,弟弟和江湖朋友 的描写,把牛魔王形象的文化内涵,推进到了佛教唯识学的层面上,使 牛魔王这一形象,沉淀了丰厚的 文化内涵. 关键词:《西游记》;牛魔王;道教;佛教;禅宗 中图分类号:1207.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2—2007(2007)02—0069—06 牛魔王是《西游记》中出场最早的妖怪,《西 游记》前七回,主要是对主人公孙悟空的集中描 写,在此以后,各个妖怪才陆续出现,但作者在第 三回中就安排了牛魔王的出场,且先声夺人,为 后文的大笔抒写设了伏笔?牛魔王又是《西游 记》中着墨最浓,涉及回目最多的妖怪.《西游 记》中的其他妖怪,涉及的情节也就两三回,而牛 魔王则有七回之多?作品在描写牛魔王时,并不 是孤零零只写他本人,而是写了他整个的社会关 系网——他的儿子,妻子,小妾,弟弟及其江湖上 的朋友.《西游记》第三冋提到与悟空结义的六个 魔王,除牛魔王外,其余五个都没了下落,唯牛魔 王,不仅前有交代,中有照应,还交代了他的最终 结局,是一个十分完整的形象,结构十分严谨. 部书中,魔怪前后重现者有四:牛魔王,青狮 子,奎木狼,赖头竜?[1](所有这些,在《西游 记》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作者何以对牛魔王花费如此多的笔墨?这都 充分说明了作者对这一形象的高度重视,下面就 牛魔王这一形象所具有的多方面含义,作一具体 的解析. 首先,牛魔王的形象,是作者以猴说法的重 要组成部分. 《西游记》的外在结构,是以唐僧师徒取经为 主线,而其内在结构,实际上则是忧、性^说,即整 篇作品以”心猿”代表了人的心性我们先从《西 游记》中的回目和诗词来看作者这种以猴说法的 心理轨迹?作者在”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 思深,,这一总纲下,对悟空从出生到成佛这一修 行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诠释?悟空出生时,无名无 姓且”无性”,但随着对外界的接触,渐渐对外境 开始了无止境的追逐?他给众猴找到了水源,从 “石猴”一跃而为美猴王小美猴王为能长生不 老,学成七十二变化和筋斗云,勾销阴籍得以长 生不死[因在凡间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瑶天,当 听说,瀰马温”是个,味人流”的小官,一怒冋花果 山做了”齐天大圣”后被宣上天看守桃园,嫌别 人瞧他不起而大闹虫番桃宴,还要夺玉皇大帝的位 子——‘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皇 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真是”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悟空对外界无止境的追逐终 遭遏制——五行山下定心猿,后皈依佛教,保 收稿日期:2007—03—05 作者简介:李洪武(1962-),男,山东安丘人,山东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 传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写作理论与中国 传统文化研究. 69 护唐僧,踏上了漫漫西天取经路——心性修持 大道生二修持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猴与 魔,齐打仗,这场真个无虚诳,驯猴秉教作心猿, 泼魔欺天弄假象,修行之路渐渐出现了光明: “外道弄强欺正法,心猿显圣灭诸邪罗心猿正处 诸缘伏,劈开旁门见月明”,”心猿钻透阴阳窍,魔 王还归大道真心猿归正,六贼无踪,最后终 至到了 ‘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猿 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的成佛境界. 除了回目和诗词,作品中的大量情节,也清 楚地印证了这一点. 《西游记》的作者,单独给孙悟空佩带了一个 金箍,这金箍八戒,沙僧都没有,是作者特意加给 悟空的,它象征着悟空受了戒律.唐僧在一首追 悼孙悟空的诗中说:”徒弟孙悟空!自从受戒入禅 林,护我西来恩爱深……,遍观《西游记》,孙悟 空并没有举行受戒仪式,这里的”受戒”,就是指 戴上金箍?悟空戴上金箍后,向唐僧道:”我愿保 你,再无退悔之意了?戴上金箍,才算真正踏上 了修持的大道?这金箍在完成了它的作用——悟 空成佛后,自行化去.唐僧道:”当时只为你难管, 故以此法制之?今已成佛,自然去矣,岂有还在你 头上之理!你试摸摸看?”行者举手去摸一摸,果 然无之. 西游记五十七,五十八两回出现的”假行 者,实际是孙悟空妄心的表现,是悟空心乱神 昏”的一念之差.对悟空来说,外在的妖魔容易消 灭,内在的心魔最不易克服,所以被如来称之为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