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一株非典型解脲棒杆菌的临床分离与鉴定.docx

一株非典型解脲棒杆菌的临床分离与鉴定.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株非典型解腺棒杆菌的临床分离与鉴定 何永文1屈平华2张妮3杨雅超1袁慧3陈茶2 (1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人民医院广东广州511447) (2广东省中医院检验医学部 广东广州5 10006 ) (3广东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在读研究牛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目的对一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及菌种鉴定。方法 按《全 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的方法进行中段尿的分离培养与菌落计数。以商品 化Vitek2细菌鉴定系统、德灵Autoscan -4阳性菌PC20复合鉴定板、API Staph、 API Coryn鉴定试条、K?B法药敏实验、以及细菌的16S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 基因测序分析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多相分类学鉴定。结果该泌尿系统感染患者 中累计9次均分离到一种革兰阳性球菌,菌落计数均〉5万cfu/ml,其血平板 不溶血,触酶、腺酶、碱性磷酸酶均阳性,硝酸盐还原、明胶液化、葡萄糖发酵、 麦芽糖发酵、蔗糖发酵等阴性,药敏分析显示对青霉素、苯哇青霉素、复方新诺 明、利福平、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等耐药,但采用API Staph Autoscan-4 PC20、Vitek2GP67鉴定卡均无法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与解腺棒杆 菌模式菌种的相似度为100%,可鉴定为解脉棒杆菌,其脂质需求实验阳性,牛 化特征及耐药性亦符合解服棒杆菌的特征,但其球状的菌体形态与典型解腺棒杆 菌的“栅栏状排列”小杆菌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该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可 能为解嫌棒杆菌的一个新的变种。 【关键词】棒杆菌尿路感染序列分析 【中图分类号1R37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J2095-1752(2012)08-0035-03 棒杆菌(Corynebacterium)是一种需氧牛长、不产牛芽孑包、抗酸染色阴 性、革兰阳性杆菌,隶属于放线菌属目的棒状菌科,目前己发现有100余个种 和亚种,其中与临床相关的菌种多达40多个[1]。近年来,由棒杆菌引起内源 性感染的临床报道呈上升趋势,然而,由于棒杆菌种类繁多,确切的分类与鉴定 较为困难。通常,根据棒杆菌对脂质的需求,可将其分为脂质需求性和非脂质 需求性棒杆菌两大类。就现有的研究资料来看,大多数棒杆菌为非脂质需求性, 其能在普通的血平板生长良好,菌落直径通常大于2 mm;少数为脂质需求性棒 杆菌,如杰氏棒杆菌(C. jeikeium)、拥挤棒杆菌(C. accolens)、麦氏棒杆菌 (Corynebacterium macginleyi)等,其对于脂质具有特定的需求,在不含脂质的 普通血平板上的菌落直径通常小于0.5 mm,但在添加0.1?1% (V/V)吐温 80的血平板上的菌落直径则可以达2 mm以上[2]。 解腺棒杆菌(C. urealyticum)为脂质需求性棒杆菌中的一种,正常存在 于人类皮肤和黏膜,主要在免疫力低下人群、或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的老年住院 患者中引起感染,可引起泌尿系统疾病如急性膀胱炎、肾盂肾炎、结痂性膀胱炎、 溃疡结痂性肾盂炎、结石等泌尿系统疾病,此外,还可引起软组织感染、伤口 感染、败血症、骨髓炎、心内膜炎、肺炎等多种疾病[3]。2012年2月,在我医 院一病人尿液中多次分离的一株革兰阳性杆菌进行鉴定,最终确定了 一例非典型 解腺棒杆菌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病例摘要:某高龄女,89岁,长期卧床,因反复咳痰、气 喘加重入院,有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左心衰、高血压病、食道裂孔 疝等基础病史,及股骨颈骨折、结肠癌根治等手术史。入院体检:体温36.5°C, 脉博 81 次/ 分,血压 178/118mmHgo血常规:WB C 11.7times;109/L, N 79.6%, Hbl07 g/Lo留置导管导尿2周,有尿路感染指征,尿常规:白细胞阳性(++)、 红细胞阳性(+++)。尿培养分离到解腋棒杆菌,采用氧氟沙星、头孑包咲辛均未见 效果,更换留置导管,换用利奈卩坐胺治疗后白细胞消失,复检尿培养无菌生长, 出院后愈后良好。 1.2仪器与试剂:TE 9600基因扩增仪(珠海黑马公司);恒温金属浴器 (杭州博日公司);Baso快速革兰染色液;Autoscan -4半自动细菌鉴定系统与 配套的PC20鉴定卡(美国德灵);Vitek2细菌鉴定系统与配套的GP67鉴定卡 (法国梅里埃);API Staph与API Coryn鉴定试条(法国梅里埃);Premix ExTaq 酶体系(大连Takara),抗生素药敏纸片(Oxoid)。细菌分离培养基:血平板、 巧克力、麦康凯平板、脑心浸液肉汤与含1%吐温80的脑心浸液肉汤等,购自 江门凯林。 1.3标本的采集及处理:《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的留置导管 集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