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审美教育思想对音乐教育启示.docx

中国古代音乐审美教育思想对音乐教育启示.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音乐审美教育思想对音乐教育启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对于音乐审美教育功能的进一 步重视,我国2011年的音乐新课程改革又把“以审美为核 心”列为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由此可见人们对于音乐 的审美教育功能在现代社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给予了 充分的肯定。中国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是怎样步履艰难的走 到今天,并出现在官方的正式文件中,我们只能从历史的长 河中寻求根据,得到我们需要的启示。 【关键词】 古代;音乐审美;教育;启示 我国2011年颁布并试行的新一轮的音乐课程标准把 “以审美为核心”明确为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之首,自此, 音乐所具有的审美意义、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得到了人们的 充分肯定。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内因与外因相结合 产生作用的结果。“以审美为核心”理念的确立,外因是现 代社会对于美育的重视及对于音乐教育美育功能充分利用 的人类社会环境;内因就是本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 等各方面因素。所以,我国音乐课程标准“以审美为核心” 理念的确定与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基础必然有着密切 的关系。 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语言已经穷 尽的地方,音乐才开始发挥作用。我们可以用音乐的旋律来 诉说一些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事情,因为音乐是直接表现人的 情绪和内心感受的。由于音乐学科的特点,音乐审美教育具 有其特殊性,它总是引导人们对于美进行感受、鉴赏,按照 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美的活动,并且凭借形象思维的方法,在 不知不觉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音乐审美教育就是通过 人对美的感受,引动其感情的激荡,造成感情的共鸣,使之 在愉悦中受到教育。音乐审美教育让人们拥有欣赏音乐的耳 朵和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使人们善于发现、感受、把握世界 和人自身的美,还能够使人们通过“美”体察人与世界的价 值关系,创造自身和社会的美。 普通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理念的最终确立,根本 原因还是要从音乐审美教育功能在我国音乐教育历史进程 的发展与衍变中寻找。从我国自身的音乐教育发展来看,音 乐的审美教育功能很早就被人们所认识。大教育家孔子通常 以美育作为德育、智育的一种教育形式来组织教育活动,使 真、善、美在培养人的活动中达到和谐统一。他主张教育学 生,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使他们的身心人格得 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对此,有学者作出这样的解释:“兴, 起也。诗言浅而易感,足以兴起人心,故曰:兴于诗。礼 以恭敬辞让为本,所以立身,故曰:立于礼。乐所以调和 情感,足以成性,故曰:成于乐。” [1] 中国音乐审美教育功能作为音乐教育功能最本质的一 个方面,它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其在音乐教 育中的地位有时被占统治地位的领导阶层重视,有时被打入 冷宫,但却得到古往今来众多音乐教育家、音乐思想家所共 识,并对其进行研究、论述。随着现代社会对于音乐审美教 育功能的进一步重视,我国2011年的音乐新课程改革又把 “以审美为核心”列为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由此可见 人们对于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在现代社会有了更为深刻的 认识,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中国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是怎样步履艰难的走到今天, 并出现在官方的正式文件中,我们只能从历史的长河中寻求 根据。中国的音乐教育历史源远流长,由于其素有“礼仪之 邦”之美称,所以音乐教育也自然而然地与“礼”紧密相 联,于是在周朝末年和春秋时期,中国就出现了礼乐思想, 将“乐”与“礼”,即音乐与政治联系起来,也就有了 “礼 乐” 一词。孔子在区别美与善的同时,在实质上却是重善轻 美,一再强调礼乐思想,认为《韶》”乐既美又善,‘《武》” 乐美而未善。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主宰思想的儒家思想,其强 调的礼乐思想,实质上就是将音乐置于礼的制约之下,成为 封建社会“礼”的附庸品。所以,儒家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 特别是音乐的教化作用,始终强调“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重视音乐对于人民的潜移默化作用。儒家的“礼乐”思想对 于社会的发展、音乐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从音乐 这门艺术形式自身的审美意义上来说,儒家的“礼乐”思想 却在中国音乐教育史上遗留了较深的负面影响。儒家乐教重 教化、轻审美,没有真正将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作为人类生 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人类的审美对象,更谈不上以人 的发展为本,以完整的人格塑造为目的。它是以培养为封建 社会等级制服务的社会成员为目的,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为 根本,使“乐”仅仅成为礼教的一种手段,一个工具。 另外,作为对中国音乐教育思想颇有影响的道家,他虽 然反对儒家的礼乐思想,崇尚自然,推崇“大音希声”,对 中国的音乐与音乐教育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 具备一定的人文思想。但是,道家的音乐思想也没有真正的 把音乐作为一种审美对象,从根本上只是把其看成是一种修 身养性的方式。 中国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