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领域产能过剩发展现状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工业领域产能过剩发展现状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工业领域产能过剩发展 历程的研究,将其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产能过剩凸显期、 产能过剩加剧期和产能过剩严重期。在发展历程分析的基础 上,本文对我国工业领域产能过剩的现状进行了剖析,结果 表明,我国在水泥、玻璃、化工、有色金属和多晶硅等行业 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对相关行业的发展产生严重阻碍。 [关键词]工业领域;产能过剩;发展历程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8. 052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0194 (2014) 08- 0088- 03 “过剩”是完全市场经济下的一种常态,但持续的且程 度不断加剧的“产能过剩”却是中国特有的现象。随着国内 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消费品到工业品、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 业,产能过剩领域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尽管政 府对产能过剩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治理重点也逐步明确, 但受制于体制机制性的束缚,产能过剩持续加剧的局面并没 有得到有效遏制。 1中国工业领域产能过剩发展历程 1994年之前,中国计划经济占据绝对的主导低位,无论 是生活消费品还是工业消费品都存在较强的供给约束。1994 年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伴随市场的放开,商 品市场逐步走向供大于求的需求约束,“过剩”局面开始逐 渐显现。依据经济发展的阶段及引发因素、表现特征的差异, 可以把中国产能过剩的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 1. 1产能过剩凸显期(20世纪90年代) 1994年,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 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这一纲领的指导下,经济各领 域的计划性限制逐步放开,企业、个人投资蓬勃兴起,社会 投资热情持续高涨,带动市场供给的快速增加,生产生活用 品长期以来供不应求的格局逐渐被打破,消费品买方市场格 局加速发展。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外贸出 口遭受重创,国内消费需求也随之转入低迷,由此导致中国 经济领域第一次大范围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1995-2001年,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中供过于求的商品所 占比重分别为:14.6%、9.1%、31.8%、33.8%、80%、79.6%。 其中,1997年工业消费品供过于求的比重占36. 9%,农产品 的比重占25.2%。供过于求较为严重的商品包括:化工类 100%,建筑装饰材料100%,五金商品60. 87%,交电商品 56.25%,纺织品54. 32%,日用杂品52. 17%,针棉织品51.72%, 棉麻蚕茧57. 14%。1998年,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的比例为 33. 8%, 1999年上半年上升至72. 2%,下半年则进一步扩大 为80%,供过于求的比重比上半年和1998年同期分别高出 7.77和35个百分点;其中,1999年下半年工业品、农副土 特产品供过于求的比例分别为91. 14%和42.34%,同比分别 增加4. 12和14.41个百分点。 从数字上看,当时在消费领域已经形成明显的“供给过 剩”,但结合当时的供求特点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严重的 结构性问题,主要是无效供给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表现为 工农业发展较好,生产能力有较大提升,但居民商品消费需 求却不断下降。从需求方面看,由于处于买方市场,消费需 求的发展趋势是多样化、细致化、品质化,消费者对产品的 种类、式样、质量以及服务等有很高的要求;从供给方面看, 当时中国许多企业并不能随着市场变化而调整生产情况,从 而出现了虽然一般加工工业的生产能力过剩,但符合消费者 要求的高品质商品却呈现供给不足。从当时的统计数据可以 发现,不少行业的设备闲置严重,呈现出生产能力利用率低。 1.2产能过剩加剧期(2002-2008年) 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制造业出口的大门 由此敞开,为缓解国内供给过剩提供了出路,但同时也为产 能的进一步扩展提供了动力。此外,为有效应对这一时期的 通货紧缩,中国政府也实施了持续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鼓 励民间投资、鼓励出口,带动了制造业投资的快速增加。在 这两种力量的推动下,中国消费品行业的产能过剩情况不断 加剧,同时,一些生产资料行业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过剩, 特别是钢铁、水泥、铁合金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不断加剧。 200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指出,钢铁、电解铝、水泥和 汽车等4个行业极有可能存在产能过剩。2005年,国家发展 改革委员会指出,确定出现产能过剩的行业已达到11个。 商务部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上半年,国内39个工业 行业的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19%,产品供过于求的矛盾整体 呈现加剧的趋势,特别是钢铁、电解铝等产品供过于求的矛 盾比较严重,出现了价格下跌、库存和应收账款大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