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我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汇率制度及政策是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世界各国的汇率制度大体有三类,即官定汇率制度、市场汇率制度和混合汇率制度(有管理的汇率制度)。我国在不同时期也在不断的对汇率政策进行调整与改革。 3、中美贸易以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为主。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般贸易在中国进出口中仍居主导地位,所占比重在80%以上。这种状况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工贸易无论在中国出口还是进口贸易中都已经成为主要的贸易方式。无论是中国向美国出口,还是美国向中国出口,大量货物是经过以香港地区为主的第三方转口进行的。据中方统计,中国对美国出口的60%是经过香港地区进行的。据美方统计,美国货物的80%是通过第三方出口到中国的。 中美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贸易平衡问题仍是中美经贸关系的焦点。 中美经贸关系中,贸易不平衡一直是困扰双方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5年美对华逆差达到2000亿美元,中国是美国第一大逆差来源国。而按中国海关统计,对美顺差为1141 .7亿美元。从历史上看,中美双方的统计数据也存在很大差距,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中美双方统计方法和进出口计价方法的不同。由于中国在劳动力资源上的优势,中美贸易失衡现象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实际上美国货物贸易逆差是其服务贸易顺差的反映。 2、贸易摩擦日益增多。 近年来中美进出口总值屡创历史新高,然而两国之间的贸易纠纷却从未停止过,摩擦不断。美国先是鼓吹人民币升值,然后又对中国的纺织品、钢管、彩电和家具等产品使出“反倾销大棒”,磨擦不断升级。导致中美贸易磨擦增加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其次是美国国内产业调整过程中的阵痛,不断以贸易保护主义的形式来缓解。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美国属夕阳产业,美国通过推行产业政策和贸易保护主义,一方面要扶助高新科技企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另一方面又想保住这些传统产业的适度生存空间。 3、美国对华技术出口实施限制。 根据1979——2001年的统计,在我国技术引进国别排序中,美国基本居第2、第3位,在我国技术引进总额中所占比重不大,与美国的科技实力不相称。2002年,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国别和地区排序中,美国已下降到第4位,列在日本、东盟、中国台湾之后,占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的比重仅为13.47%。而中国出口的高技术产品大部分是外商企业生产的。2002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中,外商独资企业产品占55.4%,其中多数是美商独资企业,原因是美国大公司控制了高技术产业的关键零部件。美国始终管制对华高新技术出口,近年还有愈演愈烈之势。美国方面基于所谓国家安全利益的考虑,不愿向中方出口超大型计算机、数控机床、卫星技术等中方需要的产品,甚至连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产品都有限制。 (三)跨国公司的主要竞争优势 第一、规模经济优势(成本与研发) 第二、商业模式优势(盈利模式) 第三、供应链优势(企业链的战略联盟) 第四、服务优势(对客户的全方位服务) (四)跨国公司的在华发展 目前世界排名前500名的公司已有400多家进入中国大陆。主要特点: 1、大型跨国公司注重长期发展战略(平均项目规模已经达到265万美圆); 2、由合资转变为以独资为主(独资已占到55%)。 3、第二产业(制造业、尤其是电信电子设备、运输设备)是跨国公司投资的重点(占到73.07%);第三产业为24.05%,第一产业为2.88%。 4、高度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东部为87.1%,中部为8.8%,西部为4.1%); 5、加工贸易方式是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主要方式。目前加工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的55%左右,其中,70%由跨国公司形成的。 6、在华跨国公司的产品,一方面逐步以本地材料、零部件替代进口,另一方面,其销售逐步由国际市场转变为内销为主(内销由90年的10%上升到目前的40%以上)。 ? l?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主要问题 1、投资方向与中国的产业政策方向的冲突 2、其在中国的发展与本土企业发展的冲突 3、其投资的项目技术(及转移)程度较低 4、通过转移价格等方式损害我国经济利益 案例讨论: 达能的“圈套”与娃哈哈的风险 三、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问题 (一)、企业国际化的涵义、条件、动因 1、涵义 所谓企业国际化即企业的跨国经营。是指企业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扩大出口或开拓国外市场为目标,进行包括海外投资与营销等在内的一切对外经营活动。企业国际化的内涵在于企业一体化经营的市场边界或范围的跨国延伸。 具体就是企业置身于世界市场并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