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7课《兵车行》.ppt

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7课《兵车行》.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兵 车 行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闻一多先生这样评价杜甫:“杜甫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诗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承久的一道光彩。 诗人郭沫若题联: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杜甫生平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大诗人,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 —— 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 读书和壮游时期,代表作《望岳》 ——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 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等,十年困守的结果,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文风走向现实主义。 —— 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 代表作《春望》、《羌村》、“三吏”、“三别”等,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以后 成都浣花溪建草堂,在漂泊的十一年间,写诗一千多首,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770年冬,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点此看杜甫草堂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 《兵车行》这首诗,就是诗人41岁时写的。 欣赏课文朗读 方 法: 一、找诗眼;二、定基调 三、寻关键;四、理脉络 五、明主旨;六、知妙处 基础知识:注音 车辚辚(  ) 马萧萧(  ) 哭声直上干(  )云霄 归来头白戍(  )边   千村万落生荆(  )杞(  ) 思考: 1、如果你是杜甫,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场景 2、在这幅图景中你听到了那些声音 3、你听到的最清晰的是什么声音 4、满天尘土中种种声音在你耳畔回响,你有何感受 悲怆震撼的出征图 震人心弦的送别图 有声有色,有物有人。给读者视觉听觉以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称行人不称士兵,形成不和谐的感觉。 重墨铺染: 文本研习: 一句之中连续四个动作: 牵衣[不舍] 顿足[悲痛] 拦道[焦急] 哭[无奈、愁苦]。连续的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的细腻入微。有情境,有气氛,有声音,有动作。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集中展现了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 这是本段的高潮点,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 牵衣顿足拦道哭 哭声直上干云霄 由征夫之口,?从三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 罪恶的战争破坏了人民的家庭生活。 频繁的战争破坏了农业生产并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血腥的战争葬送了无数士兵的生命。 本诗的诗眼是哪几个字,有什么作用 诗眼所在: “点行频”,承上启下的作用。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 亮点: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理由: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本诗的主旨句: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边庭”二句有怨有愤,可谓是诗中的警策之句,也是本诗的关键句。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深刻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一语道破了苦难的根源,强烈抨击统治者的黑暗和残暴。 两句形成鲜明对比,概括了本诗主旨;且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显示了诗人的勇气,应视为诗中警策。 青海战场的景象:漫山遍黑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气和凄凄细雨中,不时的闪出磷火,传出凄厉的鬼哭声。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 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给我们描绘了怎样 的景象 主 旨: 诗人借送

文档评论(0)

sunach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