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第一近代化的含义 考察目标:获取和解读信息 能力要求:对信息进行准确解读 1、含义:近代化(现代化):即约16世纪起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 3、中西比较看中国近代化的背景 6、1840—1919与近代化有关的事件 8、1919—1949与近代化有关的事件 9、1949以来与现代化有关的事件 第二:近代化的过程 考察目标:调动和运用知识和描述阐述事物 能力要求:要求准确辨别事物总结历史规律 近代化的过程 近代化的过程 近代化的过程 西方的近代化和中国比有何不同? ①条件充裕,有资金、技术、有政权保障; ②发展迅速; ③由轻工业到重工业,有民用到军用,有民间到官方; ④城乡结合; ⑤资产阶级是近代化的领导力量。 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 1.先天的不利条件 (1)资金准备不足,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 (2)技术准备不足,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 (3)人才准备不足,缺乏科技管理人才 (4)思想准备不足,重农轻商、重义轻利等观念 2.面临三大政治障碍 (1)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扰、破坏。 (2)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 (3)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 3.缺乏正确道路、科学决策和安定环境 (1)从道路看: ①从重工业到轻工业,农业落后影响工业化 ②没有经过资产阶级革命,不能为近代化提供政治保证。 (2)从决策上来看,没有重视科学技术,妨碍了中国近代化的正常进行。 (3)从环境来看:战争和革命不断,使中国政局长期动荡。 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1.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后,中国的近代化才能真正实现。 2.中国要真正实行现代化救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3.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 4.知识结构的变革是现代化的核心和终极源泉。其中科技和教育水平是衡量知识结构变革程度的基本内容。 5、必须走自已的路,照搬西方模式是不能成功的 第三:近代化的影响 考察目标:论证和探讨问题 能力要求:要求运用知识评论历史观点 材料对近代史的研究,部分史学家把近代史的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殖民化过程和中国人民抗争的过程,近二三十年来也有部分史学家从近代化的角度研究近代史,认为是近代化过程。 胡绳在他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中认为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三次革命高潮,是贯穿这一时期的主线。 *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思想方面— 社会方面— 个人方面— 专制独裁向民主化、法制化转变 以科技为动力,手工生产向机器化、工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转变 愚昧迷信向民主科学、理性和经济主义转化 城市化、福利化和流动化 开放、参与、独立和平等 文化方面- 走向文化的科学化和大众化 2、近代化内容:其核心是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转型与专制政治的阻遏 打开资本主义时代大门 16——18世纪经济社会转型 ①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资本主义最初萌芽 ②16世纪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逐渐演变成资产阶级 ③商品经济发展,货币作用提高。 (西欧农奴制解体—自由劳动力;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掠夺) 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⑤17、18世纪英美法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①16世纪,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出现出现转型迹象——资本主义萌芽 (社会分工:行业间、行业内、城市专业化等) ②但未成为主导经济形态,封建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原因:明清政府采取“重农抑商”和“禁海”政策,以及轻视科学和思想上的禁锢) ③黄宗羲等批判封建专制主义,但未形成思想解放潮流(原因:略) 工业革命 大背景下 中国社会 变化 (中国近代化开始) 工业革命 引发世界 范围内三 股进步历 史潮流 19世纪上半期的工业革命 (确立了资本主义统治地位;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①自由主义潮流——建立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潮流(俄德美日) ②民族主义潮流——民族解放运动 ③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潮流兴起 ①社会性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近代经济结构开始变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兴起(洋务运动等) ③思想文化上; 开眼开世界 第二次 工业革 命背景 下中国 社会的 变化 形成了 现代意 义的资 本主义 政治和 经济模 式 19世纪下半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①经济上: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垄断组织应运而生(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②政治上:主要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政治民主化趋于成熟 ③无产阶级出现新特点及列宁主义形成 ①19世纪70年代以来,列强侵略进入新阶段;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旧民主主义革命:资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 ③五四运动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4、近代化的过程 (1)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