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东渡传说在德川思想史的意义-Cuhk.pdfVIP

徐福东渡传说在德川思想史的意义-Cuhk.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文化研究所徐福渡在德川思想史的意明香港中文大日本研究系引言司前前在史有秦朝方士徐福渡的述刺激中日代文人雅士的想像及者的徐福成中日思想文化交流史的象徵不同代的者他的看法反映的及相互的程日本自平安期後半始出徐福渡日本的相文及不增加至德川代到全盛德川日本的徐福反映家意的冒起及日本人中文化的情中日界的徐福研究多考古及文字考的角度出反覆徐福渡日本的可能性本研究的目的非要明徐福是否曾渡日本而是放在日本思想史及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加以梳理它主要透德川文的分析探徐福在德川思想史的意以期了解中文化在德川日本如何被吸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No. 58 - January 2014 徐福東渡傳說在德川思想史的意義 吳偉明 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 引 言 145– 90 司馬遷(前 前 )在《史記》有關秦朝方士徐福東渡的記述,刺激中日歷代文人 雅士的想像及學者的討論。徐福成為中日思想文化交流史的象徵,不同時代的學者 對他的看法反映兩國的關係及相互認識的過程。日本自平安時期(794–1186 )後半開 始出現徐福東渡日本的傳說,相關文獻及遺跡不斷增加,至德川時代(1603–1868)達 到全盛。德川日本的徐福傳說反映國家意識的冒起及日本人對中國文化的複雜情 懷。中日學界的徐福研究多從考古學及文字考證的角度出發,反覆檢證徐福東渡日 本的可能性。1 本研究的目的並非要證明徐福是否曾東渡日本,而是將這個課題放在 日本思想史及中日文化交流史的脈絡加以梳理。它主要透過對德川文獻的分析,探 討徐福傳說在德川思想史的意義,以期了解中國文化在德川日本如何被吸納與改造 的過程。 德川以前的徐福東渡傳說 自從《史記》記載徐福後,歷代中國史家及學者對他產生極大的興趣,其故事先後在 179?– 122 》、班固(32–92 )《漢書》、陳壽(233–297 )《三國志》、 劉安(前 前 )《淮南子 1 衛挺生在《日本神武開國新考:徐福入日本建國考》(香港:商務印書館,1950年)透過大 量中日文獻及考古發現,提出神武天皇其實是徐福的大膽論說,引起學界的注意與討 = 来 1977 論。此書後來還出了日文版《神武天皇 徐福伝說の謎》(東京:新人物往 社, 年)。他的主張引起以家永三郎為首的日本學者質疑。彭雙松的《徐福即是神武天皇》(苗 栗:富蕙圖書出版社,1983年)進一步闡明衛的主張。中日學者以後仍多從此角度研究徐 福。參汪向榮:〈徐福、日本的中國移民〉,載中國中日關係史研究會(編):《日本的中國 移民》(北京:三聯書店,1987年),頁29–66 ;安志敏等:《徐福伝說を探る—日中合同 シンポジウム》(東京:小学館,1990年)。專門誌有張良群主編的《中外徐福研究》(合 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7 年、2009 年共兩期)。 © 香港中文大學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No. 58 - January 2014 162 吳偉明 范曄(398–445 )《後漢書》及司馬光(1019–1086)《資治通鑑》中出現。這些史書將徐 福的故事進一步擴充,不過並沒有明確指出他到達日本。 大約在十世紀左右,中國一些文人墨客在詩文裏推測徐福最終攜帶童男童女及 工匠移居日本。有趣的是,這種徐福東渡日本的看法極有可能是受唐(618–907 )宋 960–1279 ( )時期前來中國的日本僧侶、商人及官吏所影響。他們相信徐福率眾定居 日本,對當地文化、宗教及風俗帶來衝擊。德川以前日人已建立三種不同的徐福東 渡傳說:富士山說、熊野說及熱田神宮說。 富士山說早在平安後期即已出現,是最早在日本形成的徐福東渡傳說,在中國 的五代時期(907–960 )傳至中國。五代後周濟州開元寺僧人義楚在《義楚六帖》(955 年)中記載他從來華的日本真言宗僧弘順口中,得知日本有徐福帶同五百對童男童女 登陸日本後,向東北面前進,在富士山一帶定居下來的傳說。此說帶有桃花源的文 化想像,避難東渡的徐福在富士山尋獲安身立命的理想鄉。其原文曰: 日本國亦名倭國,東海中。秦時徐福將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國也。今人物 一如長安。……又東北北千餘里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萊。其山峻,三面是

文档评论(0)

zhaohuif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