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沥青纤维不熔化处理的结构模型 炭化和石墨化 高纯氮炭化 高纯氩石墨化 沥青基CF的性能 气相生长炭纤维 制造方法 生长机理 性质和应用 气相生长纳米炭纤维一般以过渡族金属Fe、Co、Ni 及其合金为催化剂,以低碳烃化合物为碳源,氢气为载气,在873 K~1 473 K下生成的一种纳米尺度炭纤维。它与一般气相生长炭纤维(VGCF)所不同的是,纳米炭纤维除了具有普通VGCF的特性如低密度、高比模量、高比强度、高导电等性能外,还具有缺陷数量非常少、比表面积大、导电性能好、结构致密等优点,可望用于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锂离子二次电池阳极材料、双电层电容器电极、高效吸附剂、分离剂、结构增强材料等。 气相生长炭纤维 气态烃 催化剂 载气 高温 反应原理 SNCB 生产方法 间歇式基板法——预先将散布有催化剂的陶瓷置入高温反应区,再通原料从而在陶瓷板上生成SNCB 产率低、产品质量不均匀、难以连续生产 连续流动法——将催化剂和原料及载气组成的三元混合体系直接导入高温反应区,从而在反应空间直接生成 工艺简单、操作稳定、重复性好 现有生产技术 制造方法—基板法 制造方法—流动法 含碳 物质 原料罐和气体罐 反应炉 收集器 收集袋 含碳物质 氢气 氮气 催化剂 直径0.01-100 μm, 长径比1000-10000 视密度0.01-0.04g/cm3 规格 SNCB 结构 宏观形貌黑色粉末状,与炭黑相同 形貌 炭黑微观形貌 原料 气化 环化 聚合 凝聚 碰撞 熔融作用 一次结构和二次结构 炭黑 SNCB 高温催化裂解 原料 炭种子+催化剂 SNCB 微观形貌 反应机理 SNCB 炭黑 SNCB 炭黑 力学性能极高:拉伸强度为4-6Gpa,杨氏膜量为600-800Gpa 强度比钢高100倍,比重只有钢的1/6 --1/7 优异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低密度、比表面积大、结构致密 性能 ??? Properties of SNCB Property As Grown Heat Treated Units Fiber Diameter 0.01 to 100 μm Tensile Strength 2.7 7.0 GPa Tensile Modulus 400 600 GPa Ultimate Strain 1.5 0.5 % Density 1.8 2.1 g/cm3 C.T.E. -1.0 ppm/°C Electrical Resist. 1000 55 m-Ohm-cm Thermal Conduct. 20 1950 W/m-K 复合材料的高性能增强体 优良的力学特性、长径比大、比表面积大、耐热性大视比重小 增强橡胶、增强塑料、增强金属、增强陶瓷等 *汽车(刹车片、轮胎、车体、密封材料、底座) *航空(刹车片、轮胎、内部装置、底座) *船舶(未开发) *文体用品(钓鱼竿、高尔夫球竿、网球拍) *土木建筑(水泥复合材、轻量材、电屏蔽材料) *机械(弹簧、螺旋竿等) 高附加值的功能性材料 电导性大、热导性大、比表面积大、生体亲和性大、易吸收强磁性颗粒 吸附材料、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电极材料、双电层电容器电极、电子屏蔽材料、储氢材料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高效吸附剂、分离剂、微生物排水处理、人工脏器、磁流体等 产品已经面市 国外碳纤维复合材料现状及研究开发方向 1996年世界碳纤维生产能力15000t,实际产量约10000t左右,其中日本约占60%。日本有三家大公司从事碳纤维的生产、研究和开发,东丽公司、东邦人造丝公司和三菱人造丝公司是世界著名的碳纤维生产企业,它们都在积极扩展碳纤维生产,继续加强其在世界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并纷纷实现从原丝到下游复合材料一体化的配套生产体制,碳纤维及其下游产品己成为这些公司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航空航天飞行器各项性能的不断提高,对结构件用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后日本先进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是:在增强材料方面,进一步提高碳纤维的强度和模量,降低成本;在树脂基体方面,主要提高树脂的冲击后压缩强度和耐湿热性;在复合材料成型技术方面,进一步实现整体成型技术、固化监控、自动化技术及三维复合材料技术,从而同时提高复合材料性能降低制造成本。 美国是碳纤维生产大国,更是消费大国,世界碳纤维40%以上的市场在美国。美国1996年碳纤维生产能力约为4500t,其中卓尔泰克(ZOLTEK)公司1997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亚平伦城和匈亚利的布达佩斯附近建了5条碳纤维生产线,1997年的总生产能力达3000t左右,一跃成为世界上生产碳纤维的最大集团之一。 它的产品有许多特色,最主要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