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3、工艺设计计算 (以精馏板式塔为例):包含物性数据的计算 所需理论塔板的计算; 塔高、塔径的计算; 精馏塔的塔板工艺尺寸计算:要求同时对精馏段和提馏段进行计算,并综合考虑; 塔板布置图; 塔板负荷性能图。 塔板工艺设计计算结果(列表、复印——《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设计需要) 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型 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四、经济核算与方案比较: 经济核算: 在确定主体设备以及主要附属设备的工艺尺寸后 对设计的投资费用与操作费用进行估算 实际上这是技术经济评价,也是以下方案比较的依据 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方案比较: 要求每一位同学与进料量相同的其他同学(2~3位)进行比较 观察一下R/Rmin对设计结果的影响 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五、参考文献: 《化工原理》教材(上、下) 《化工原理》(天大)(下) 化工工艺设计手册 化学工程手册 化工工艺算图等 六、设计感想 注意事项 1、不同渠道得到的数据有可能存在误差,但不应差别很大 2、设计的计算量非常大,绝大多数同学需要反复多次 计算过程即使草稿也要写清楚,最好用铅笔(好涂改) 强调协作精神,相互检查 用一张硬纸片记下已计算过的各个参量 注意事项 3、需要购买直角坐标纸和绘图纸 大家可以共用 4、考核方式:考试 即缴上设计说明书后进行30分钟的考试 主要针对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和重要的问题 其他附属设备的设计计算 ? 一、主要配管尺寸的设计: ? 二、泵的选用: 三、储罐的设计: 体积 其中: V:储罐的计算体积,m3;Lh:液体的流量,kmol/s;M:物料的摩尔质量,kg/kmol; τ:停留时间;s,回流罐取10min,原料罐取30min,产品罐取72h; φ:填充系数,一般取0.7; ρL:液体的密度,kg/m3。 注意:最后计算的储罐体积需要圆整 四、全凝器的选型 冷凝器: 将工艺蒸汽冷凝为液体的设备 在冷凝过程中将热量传递给循环水等冷凝冷却剂 常用列管式冷凝器 中所用的换热表面可以是简单的光管、带肋片的扩展表面或经开槽、波纹或其他特殊方式处理过的强化表面 四、冷凝器的选型 应考虑的因素: 卧式和立式之分 被冷凝的工艺蒸汽可以走壳程,也可以走管程 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卧式壳程冷凝和立式管程冷凝。 (1)蒸汽的压力: 对于低压蒸汽,为减小压降,宜在壳程冷凝 对于高压蒸汽,为降低设备投资,宜在管程冷凝 (2)冻结与污垢: 若凝液可能冻结,为是堵物影响小些,则宜在壳程冷凝; 若蒸汽含垢或有聚合作用,为便于清洗,宜在管程冷凝 (3)蒸汽为多组分: 冷凝多组分蒸汽或在汽提时能够防止低沸点组分冷凝 宜采用立式管程冷凝器。 冷凝器的设计步骤 与常规的换热器设计步骤相同 需注意: 在精馏过程中使用的冷凝器 考虑到精馏塔操作常常需要调整回流比 且还可能兼有调节塔压的作用 因而应加大其面积裕度(经验:30%左右) 五、再沸器: 再沸器(重沸器)是精馏装置中重要的附属设备 作用: 使塔底釜液部分气化 从而实现精馏塔内气液两相间的质量和热量传递 1、再沸器的形式 (1)立式热虹吸再沸器 ?特点:利用塔底单相釜液与换热器传热管内气液混合物的密度差形成循环推动力,构成工艺物流在塔底与再沸器间的流动循环。 优点:传热系数高,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釜液在加热段的停留时间短,不易结垢,调节方便,设备及运行费用低 缺点:受结构限制,课程不能采用机械方法清洗,不适用于高黏度或者较脏的加热介质 由于立式安装,增加了塔的裙座高度 (2)卧式热虹吸再沸器 ?特点:利用塔底单相釜液与再沸器中气液混合物的密度差维持循环 优点:传热系数和釜液在加热段的停留时间均为中等 维护和清理方便 适用于传热面积大的情况 对塔釜液面高度和流体在各部位的压降要求不高,适用于真空操作、 出塔釜液缓冲容积大,故流动稳定 缺点:占地面积大 (3)强制循环式再沸器 ?特点: 依靠泵输入机械功进行流体的循环 ? 优点: 适合高黏度液体、热敏性物料、固体悬浮物以及长显热段和低蒸发比的高阻力系统 缺点: 需增加循环泵,一般不选用 (4)釜式再沸器 特点:由一个带有气液分离空间的壳体和一个可抽出的管束组成 管束末端有溢流堰(保证管束有效浸没在液体中) 优点:对流体力学参数不敏感,可靠性高,可在高真空下操作,维护与清理方便 缺点:传热系数小,壳体容积大,占地面积大,造价高,塔釜液在加热段停留时间长,易结垢 (5)内置式再沸器 ?特点: 将再沸器的管束直接置于塔釜内而成 优点:结构简单,造价低于釜式再沸器 缺点:受塔釜空间限制,传热面积不能太大,传热效果不够理想 2、再沸器形式的选用: 首选立式热虹吸再沸器(优点突出) 下列三种情况应选釜式再沸器: a、精馏塔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