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CHF患者的射血分数对NT-BNP及BNP水平的影响基于PRIDE队列的数据分析.ppt

急性CHF患者的射血分数对NT-BNP及BNP水平的影响基于PRIDE队列的数据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看看科研的过程,首先我们要有个假设,然后设计课题,收集资料,再是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的目的是什么呢? 验证假设。 另一条路线是,我们从现有数据,如临床日积月累的大量病历资料,根据假设,提取资料,做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的目的是什么呢?同样是验证假设。 很多时候,数据分析不知道怎么做下去,主要是假设不明确,抓住假设,就抓住了目标,就有方向。 * * 科研假设,简单来说,就是有一个X、一个Y,Y是结果变量,X是危险因素, X的变化导致Y的变化,X与Y 有联系,或者说有因果关系。如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肥胖是X,高血压是Y。 * 我们的假设是,X影响Y,X与Y有联系,如何分析X与Y的关系呢?一般我们需要回答这样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 X与Y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X对Y有没有作用? 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因素影响X与Y之间的关系?什么因素影响X对Y 的作用? 最后是:X对Y有没有独立作用?独立作用的大小是多少?所谓独立作用,是排除了其它因素的混杂作用后,X对Y的作用。 * 来自: Journal of Cardiac Failure 杂志由 Elsevier 出版 IF=3.765(2016) 时间: 2003年5月?9月 地点:麻省总医院心脏科、急诊科 人物:研究者: Januzzi, J. L., Jr.教授及其团队 研究对象: 600名因呼吸困难而就诊于急诊科的患者 主要内容:PRIDE研究:即探讨NT-proBNP在急诊科呼吸困难人群 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Pro-BNP Investigation of Dyspnea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文章背景 体重 性别 左室射 血分数 COPD 哮喘 糖尿病 心衰预后 统计建模 肾功能 胸片 599个病例发二十几篇SCI论文 文章背景 N-Terminal ProBNP NS-CHF S-CHF BNP LVEF≥50% 非收缩性CHF LVEF<50% 收缩性CHF 左心室每收缩一次能将充盈在心室内的血液射向主动脉的百分比。 文章背景 基本概念 LVEF NT-proBNP和BNP 阅读SCI论文的前提 什么因素影响X与Y之间的关系? 影响X对Y的作用? 2 1 X与Y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X对Y有没有作用? 3 X对Y有没有独立作用? 独立作用的大小到底是多少? 要回答的问题 阅读SCI论文的思路 金标准 合计 阳性 阴性 诊断 试验 阳性 a(真阳性) b(假阳性) a+b 阴性 c(假阴性) d(真阴性) c+d 合计 a+c b+d 灵敏度(sensitivity),又称真阳性率,表示“金标准”判定的病人中用 诊断指标也判定为病人的概率。灵敏度=a/a+c 假阴性率(false-negative rate),又称漏诊率,表示实际上有病 的患者被判定为无病的概率。假阴性率=c/a+c 诊断试验评价四格表 诊断试验相关概念 Background: Limited data exist regarding the impact of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on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 and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ABSTRACT 研究背景 几乎没有数据关于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对NT及BNP水平的影响。 Methods and Results: LVEF data were analyzed for 153 subjects with acute CHF. LVEF ≥50% was de?ned as non-systolic CHF (NS-CHF); LVEF<50% was de?ned as systolic CHF (S-CHF). 76 subjects (49.7%) had NS-CHF. Median NT-proBNP and BNP levels were signi?cantly higher among patients with S-CHF (6196 pg/mL, 592pg/mL,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ose patients with NS-CHF(2849 pg/mL, 259 pg/mL, respectively). ABS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