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1)大坝总体变形特征为:以心墙为中心对称变形,河床部位心墙中部为位移集中带,沉降分布由位移集中带向四周递减;水平位移分布为两岸岸坡坝体向河床中部位移、下游堆石体向下游坡面方向位移,位移分布特征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大体一致,符合预期; (2)大坝历史最大实测沉降为3552mm,发生在心墙中上部738m高程,心墙最大沉降量约为心墙最大填筑高度的1.36%,与同类工程沉降率总体相当; (3)根据目前完好沉降环的监测成果及相关计算分析,估算出目前心墙的最大沉降量约为3900mm,约占最大填筑高度的1.49%。清华大学最新的计算最大沉降约占最大坝高的1.2%,估算的最大沉降率与基于反演分析计算的最大沉降率接近; (4)大坝目前最大水平位移顺河向为1021.31mm,发生在下游堆石体中部701m高程;横河向为右岸向左岸位移1098.68mm,发生在心墙右岸D-D断面测斜管孔口,水平位移规律正常; (5)根据渗流监测成果,蓄水后大坝帷幕后渗压水头变化量在20.84m~52.75m之间,廊道底部测压管目前实测水头在96.24m以内,坝基当前实测最大渗流量为0.3L/s,坝后量水堰堰槽有少量渗水,但未达下游量水堰的堰口高程,大坝混凝土垫层及防渗帷幕等渗控工程总体防渗效果较好; (6)根据心墙到下游量水堰截水墙之间的汇水面积和目前下游堰槽水位的上升速率,估算出目前大坝下游量水堰处的渗流量约为11.5L/s; (7)目前绕坝渗流水位孔水位在614.54m~807.27m之间,位于大坝右岸的水位孔DB-HW-01蓄水后水位增大70.01m,主要是由于右岸地质条件相对较差,受山体裂隙水影响所致,其余各孔水位增幅均不大,蓄水后绕坝渗流不明显; (8)心墙及反滤实测土压力在0.07MPa~5.73MPa之间,701m高程六向土压力计组各方向实测最大主应力σ1为2.14MPa,最大主应力与Z轴(竖直向)的方向余弦为0.99,心墙自重对空间应力分布起主导作用,监测成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程度较高,符合预期; (9)引水发电系统、枢纽区边坡、左右岸泄洪洞、溢洪道及导流洞堵头等部位的监测成果表明,各部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综上所述,糯扎渡水电站枢纽区各工程建筑物及边坡的变形、渗流、应力与温度等各项监测数据真实可信,各部位监测物理量分布特征及变化发展符合一般规律,且与相关设计计算成果较为吻合。目前各项监测成果稳定、正常,表明工程处于良好受控状态,工程是安全可靠的。 汇报结束 谢谢! * * * 变形协调分析 横河向对称性变形分布图 横河向变形均以河床为中心变形,该方向上具有对称性。 2013年3月大坝沉降分布图 2012年2月大坝沉降分布图 2010年9月大坝沉降分布图 大坝沉降总体表现为以心墙轴线为中心对称沉降,心墙中部为沉降位移集中带,沉降由心墙中部向四周递减。 变形差异对心墙的影响 典型断面相对变形分布 上下游堆石体及心墙间的变形差异导致心墙与反滤之间产生了相对错动变形,但目前错动变形均为受压,即心墙沉降大于反滤沉降,表明心墙与堆石体之间的差异变形主要被反滤层进行了消解,并未出现心墙与反滤之间的拉伸变形,大坝整体具有变形协调性。 -0.20mm -17.50mm -20.88mm -13.38mm -29.10mm 心墙拱效应分析 A-A断面应力等值线 D-D断面应力等值线 各横断面在心墙底部上下游侧与反滤交界部位应力较为集中,同一高程应力分布总体特征为心墙两侧应力大、心墙中部应力小。A-A断面、C-C断面660m高程以上应力等值线、D-D断面心墙中部应力等值线呈凹陷状分布,表明心墙存在一定程度的拱效应。 C-C断面应力等值线 拱效应对心墙的影响 · 拱效应产生原因分析: 由于心墙与周围反滤及堆石体变形模量具有差异性,不同材料的变形具有不同步性,一般来说,心墙变形模量相对较低、沉降相对堆石体较大,加上在施工前期堆石体填筑始终领先于心墙,堆石体对心墙与反滤接触部位的变形具有约束作用,导致心墙上下游侧应力集中,而心墙中部由于变形相对较大、应力较低,由此产生拱效应。 · 心墙产生拱效应后,由于拱的作用可能会引起心墙在竖直方向产生拉应变,因此施工期拱效应对心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心墙竖直方向拉应变的程度。 根据典型断面心墙沉降等值线分布图,最大沉降测点高程以下位移分布特征为上部位移始终大于下部位移,即任一分段之间位移处于压缩状态,没有产生拉应变的可能。 最大沉降测点以上上部位移小于下部位移,心墙可能会产生拉应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区块链技术及在金融业的应用【论文范文】.doc VIP
- 二 《微写作•抒发情感》(教学课件)-【中职专用】高二语文精讲课堂(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pptx VIP
- CTF信息安全竞赛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大全-下(多选、判断题汇总).docx VIP
- 跨文化交际中英文化对比教学课件Unit-2-Clothing-and-dress-codes.pptx VIP
- 武汉-海绵城市建设施工及验收规定.pdf VIP
- 重庆山区烟草种植规模:现状、影响因素与发展策略探究.docx VIP
- 《早睡早起》优质课件.pptx VIP
- T_CACM 1486-2023 广地龙质量控制技术规范.docx VIP
- 3503-J413管道无损检测数量统计表.doc VIP
- 数据安全管理制度.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