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第三章 提高成纱粗细均匀度.ppt

纺织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第三章 提高成纱粗细均匀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控制生条的重量不匀率 降低生条的重量不匀率4% 生条的重量不匀率分为内不匀率和外不匀率 2.1 控制好生条重量的外不匀率 2.1.1 控制好梳棉机台间落棉率差异0.5% 减少梳棉机落棉差异是改善生条外不匀率的主要因素 2.1.2 梳棉机采用开环或混合环自调匀整装置 梳棉机采用自调匀整装置是改善生条重量不匀率的根本保证,特别是改善生条重量的外不匀率相当显著。 2.2 控制好生条重量的内不匀率 生条重量内不匀率的影响因素 棉卷均匀度、梳棉机机械状态和挡车工操作等。 降低生条内不匀率的措施 严格操作规程 控制好车间的温湿度 尽量减少抄针次数 合理配置压辊处的张力牵伸 3 控制好熟条重量不匀和重量偏差 3.1控制熟条重量不匀率 3.1.1 确保机台牵伸机构工作状态良好 加强对牵伸机构的维护与管理,如确保加压装置加压的稳定性和加压量的一致性,及时做好清洁工作,保证胶辊回转的灵活性等。 3.1.2 采用轻重条搭配 如果两眼同样以轻条、重条和轻重适中的棉条相互搭配(即轻重条搭配法)喂入,则两眼输出棉条间的重量差异可达到较小程度,使外不匀率得到显著改善。 熟条的重量偏差控制包括 单机台各眼间的重量偏差控制(有利于降低细纱重量不匀率和重量偏差) 同一品种全部机台的重量偏差控制(有利于降低细纱重量偏差) 以细纱重量偏差的波动范围为±2.5%为参考,如果单机台熟条干定量的偏差控制在±1%以内,则细纱的重量偏差和重量不匀率可稳定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 3.2 控制熟条重量偏差 若发现熟条定量超过规定范围,首先应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调整 如发现个别眼的定量超出范围,可复试后再检查原因并加以修复,如果前后两次试验结果均发现定量超标,应加以调整,否则应复试一次; 如车间回潮率变化较大时,应分析原因,一般不宜调整机台数过多; 如大部分机台纺出定量都有超标,可将超出范围的机台定量多调一些; 如细纱累计偏差偏重,而要求细纱累计重量偏差从轻掌握时,可将达到控制范围上限的机台适当多调。 熟条定量的调节原理 熟条定量的调节原理 总牵伸的变换齿轮设计成一对 牵伸变换齿轮(即轻重牙,齿数与总牵伸倍数成反比,与纺出条子定量成正比) 牵伸微调变换齿轮(即冠牙,齿数与总牵伸倍数成正比,与纺出条子定量成反比) 熟条定量的调节原理 调换齿轮方法 仅调换冠牙。重量偏差较小,略超出±1%时,可只调换冠牙;若偏差为负,则需要增加条子定量,冠牙需减少1齿。 仅调轻重牙。重量偏差较大,略超过±2%时,可只调换轻重牙;若偏差为正,则需要降低条子定量,轻重牙需减少1齿。 冠牙和轻重牙同时调整。当单独调整冠牙或轻重牙不能满足要求时,则需两种变换齿轮同时调整。 熟条定量的调节原理 例子 纺29tex细纱,FA303型末并熟条标准干重为21g/5m,纺出熟条湿重为22.75g/5m,机上轻重牙为50T,冠牙为90T,熟条回潮率为6.5%,问是否需要调换齿轮?如何调整? 练习 FA303型末道并条机,熟条设计干重为20 g/5m,纺出熟条干重为20.5 g/5m,此时轻重牙为50T,冠牙为90T。问是否需要调换齿轮齿数?如何调整?(已知FA303型并条机的轻重牙有45 T ~59 T,冠牙齿数有89 T、90 T、91 T) 解: 粗纱的重量不匀率影响细纱的重量不匀率、细纱条干、细纱强力及强力不匀 对于细纱重量不匀率的降低,粗纱工序的主要任务是,在保证粗纱机牵伸装置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稳定纺纱张力以控制粗纱伸长率和降低粗纱伸长率差异。 4 控制好粗纱的重量不匀率 4.1 控制好粗纱伸长率 (1)合理选择粗纱捻系数 应根据纤维性能和车间温湿度合理选定,在粗纱伸长率较大时,要适当增加粗纱捻系数。 粗纱伸长率/% 粗纱重量不匀率/% 大纱 小纱 -0.36 +0.11 0.69 +0.43 +0.54 0.85 +0.43 +0.56 0.86 +0.23 +0.31 0.95 +0.62 +0.62 0.95 +0.68 +0.84 0.98 粗纱伸长率与粗纱重量不匀率的关系 (2)合理调整粗纱卷绕密度 正常的粗纱轴向卷绕密度应使小纱时相邻纱圈之间留有0.5mm的缝隙,即用肉眼观察时,可在绕第一层纱时,能隐约见到筒管的表面为宜。 (3)控制好粗纱牵伸差异率 牵伸差异率 牵伸差异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粗纱在喂入部分意外伸长、粗纱加捻后的捻缩和卷绕过程中的伸长,纺化纤纱时,还与化纤的弹性回缩有关。 粗纱的牵伸差异率一般控制范围为:纯棉0.5%~1.5%;涤/棉1%~2%. 4.1 控制好粗纱伸长率 4.2 降低粗纱伸长率差异 (1)降低大、中、小纱间的伸长率差异 大、中、小纱间的伸长率差异主要是由纺纱过程中的卷绕不良引起的,应当在卷绕过程中使一落纱中的粗纱张力保持恒定。 (2)减少前后排粗纱的伸长率差

文档评论(0)

qingfengxul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来源于网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