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策略技巧与教学资源运用.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學策略技巧與教學資源運用 劉淑雯 台北市文化國小教師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教學方法 一、思考啟發取向的教學方法 二、情意陶冶取向的教學方法 三、實作取向的教學方法 四、合作取向的教學方法 五、個別化取向的教學方法 六、教學方法的運用 四、合作取向的教學方法 在合作的教學氣氛下,進行師生間多向互動的教學活動,有助於學生的學習。 合作取向的教學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協同教學法 (二)合作學習教學法 (一)協同教學法 由數個專長不同的教師及若干助理人員,共同組成一個教學團,在一個或幾個學科領域中,發揮各教師的專長,應用各種教學媒體、設備與器材,經由各種不同的方式,指導兩個或更多傳統班級的學生學習,並加以評鑑。 正式的協同教學,依現實情況而論,較難實行,但合班教學、交換教學、循環教學、增加助手協助等教學方式, (1)計畫 (教師必須建立協同教學的觀念、並依個人的專業領域組成教學團,進行計畫) (2)教學(大班教學、小組討論、個別學習) (3)評鑑(對於學生學習成績、教學成效及協同工作的評鑑) 正式的協同教學,依現實情況而論,較難實行,但合班教學、交換教學、循環教學、增加助手協助等教學方式,也都把握了協同教學的精神。 (二)合作學習教學法 依學生能力、性別等因素,將學生分配到一異質小組中,教師藉由各種途徑鼓勵小組成員兼彼此協助扶持、共同合作,以提高個人的學習成效,並同時達成團體目標。 合作學習的意涵 合作學習的定義 按照學生能力、性別、先備知識等的因素,將學生分配到異質性的小組,由分組學習進行教學活動。 合作學習的觀念 1.主體─學生,進行分組或合作教學。 2.教師─編選教材、引導學生。 3.創意和問題解決─相互討論進行。 4.愛和支持的環境─鼓勵和人際互動學習。 5.善用分組技巧─小老師制、小組學習。 發展背景 1700年代末葉,蘭開斯特和貝爾在英國倡導採用合作學習團體施教。 1930年代,梅依和杜伯斯完成《競爭與合作》一書。 1940年代,墨瑞諾發展了社會計量法和社會關係圖。 勒溫的田野理論 1960年代,米勒及漢林研究合作對生產力的關係 1960年代中期,強森等人訓練教師如何採用合作學習進行教學。 1970年代早期德布里和愛德華發展出「團體探究法(簡稱GI)」 史雷芬也提出「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簡稱STAD)」,又修改電腦輔助教學為「小組協力教學法(簡稱TAI)」,凱根發展出「協同合作法(Co-op Co-op)」 艾洛森也發展出拼圖法……等人! 理論基礎 現代的合作學習主張,主要奠基於社會學及心理學基礎上: 1.社會互賴論 2.接觸理論 3.認知發展論 4.發展理論 5.認知精緻化理論 6.行為學習論 合作學習的特質一:異質分組 依學生的學習能力、性別、種族及社經背景等將學生分配到不同的小組中,彼此互相指導相互學習。 提供學生更多機會認識不同的學習對象,聽取不同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經驗,讓學生從更多樣的觀點結合學習經驗,達成學習目標。 特質二:積極互賴 學生能知覺到自己與小組同學是浮沉與共、休戚相關的。 合作學習中,學生的責任為 1.學習分配的材料 2.確保小組成員學會 特質三:面對面的助長式互動 組內學生可以相互助長彼此學習的成功,例如鼓勵組內其他同學的成就、努力完成任務、達成共同目標等。 可指導學生從事下列活動: 1.相互鼓勵達成共同目標 2.挑戰彼此的推理與結論 3.提供別人回饋,也接受別人的回饋 特質四:評鑑個人學習績效 小組的成功是界定在組內每一個人的成功,而非以小組某一成員的成功來代表小組,不顧其他成員的表現。 合作學習是由小組學生共同學習,但評鑑時學生必須個別表現結果。 特質五:人際技巧 基於團體動力學的理論,假定社會技巧是團體生產力的關鍵因素。 若教師注意教導學生精熟社會技巧,並給予學生必要的酬賞,則學生的社會技巧愈高,合作學習小組的生產力愈高。 特質六:團體歷程 小組學習效能的展現有賴於每個小組能夠檢討其運作狀況和功能發揮程度。 實施途徑: 1.全班式團體歷程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