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癫痫药物安全性100301--B.pptVIP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NEAD研究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观察研究,共纳入1999至2004年间,美国和英国接受单一抗癫癎药[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拉莫三嗪(lamotrigine)、苯妥英(phenytoin)或丙戊酸(valproate)]治疗的孕妇。比较在子宫内暴露于各种抗癫癎药的胎儿,出生后6岁时的神经发育转归。此次发表的研究结果是对309名儿童3岁时认知预后的中期分析。 结果显示,在子宫内暴露于丙戊酸的儿童,3岁时的IQ评分(IQ score,智商评分)显著低于暴露于其他抗癫癎药儿童。对母亲智商、母亲年龄、抗癫癎药剂量、分娩时的胎龄及母亲预先使用叶酸的情况进行校正后,暴露于拉莫三嗪儿童平均IQ是101,暴露于苯妥英儿童为99,暴露于卡马西平者为98,而暴露于丙戊酸的儿童为92。 暴露于丙戊酸儿童的平均IQ评分较暴露于拉莫三嗪儿童低9分(P=0.009),较暴露于苯妥英儿童低7分(P=0.04),较暴露于卡马西平儿童低6分(P=0.04)。丙戊酸与IQ的关系曾剂量依赖性。暴露于卡马西平、拉莫三嗪或苯妥英儿童的IQ与其母亲的IQ显著相关,但是那些暴露于丙戊酸的儿童则无此相关性。 * White JR, et al. Neurology 2003;61:1218-1221. Weintraub D, et al. Epilepsy Behavior 2007;10:105–110. Chung S, et al. Seisure,2007;16:296-304. * * * Liamis G,et al. Am J Kidney Dis 2008;52:144-153. * Kalff R, et al. Epikpsicr I984;25( 3 ):390- 397. * * * * 体重增加是VPA的副作用之一,研究发现,在肥胖VPA治疗患者中存在较高胰岛素血症和向心性肥胖,提示VPA相关肥胖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研究未发现VPA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瘦素水平有差异。 一项研究,65例女性癫癎患者,其中22例接受VPA单药治疗,43例接受CBZ单药治疗,对照组为43例健康女性。VPA组64%患者发生PCOS或/和雌激素增多症,显著高于对照组(19%)以及CBZ组(18%)。肥胖方面,VPA组59%,CBZ组28%,对照组12%,统计结果显示,接受VPA治疗的肥胖女性患者PCOS/雌激素过多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x2 test)。接受VPA治疗发生PCOS/雌激素增多症患者,通常表现为肥胖、雌激素升高、高血胰岛素、低IGFBP-1。研究表明,VPA抗癫癎治疗,会导致大约50%女性患者体重增加;这种体重增加时进展性的,并与高血胰岛素及低血清IGFBP-1相关,而这有可能导致PCOS/雌激素增多症。 * * * 与治疗失败相关的最常见不良反应是皮疹,拉莫三嗪组发生率低于卡马西平组。研究发现,在临床实践中,根据临床抗癫癎治疗经验,较小起始剂量并逐渐增加剂量的拉莫三嗪给药方案,可以减少皮疹的发生率。 * * Messenheimer JA. * * * 拉莫三嗪上市之前的临床试验中,成人普通皮疹的发生率是10%,儿童为14%,严重的皮疹发生率分别是成人3/1000,儿童8/1000,这些数据基于非常小的样本量 Lorberg B等2009年对拉莫三嗪皮疹后重新服药的报道进行了荟萃,目前报道了44例重新服药的患者,其中39例重新服用拉莫三嗪没有出现再次皮疹,5例第二次出现了皮疹 Lorberg B., Int.J. Neuropsychopharmacol.2009 12;2(257-265) * * 肝肾功能影响--传统抗癫癎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生物 利用度(%) 一级 动力学 蛋白 结合率 (%) 半衰期(h) 血浆达峰 浓度时间 (h) 活性代谢产物 对肝酶的 作用 卡马西平 75-85 是 65-85 25-34 (初用药) 8-20(几周后) 4-8 有 诱导 自身诱导 氯硝西泮 80 是 85 20-60 1-4 有 苯巴比妥 80-90 是 45-50 40-90 1-6 无 诱导 苯妥英钠 95 否 90 12-22 3-9 无 诱导 扑米酮 80~100 是 20-30 10-12 2-4 有 间接诱导 丙戊酸钠 70-100 否 90-95 8-15 1-4 有 抑制 肝肾功能影响--新型抗癫癎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生物 利用度(%) 一级 动力学 蛋白 结合率(%) 半衰期(h) 血浆达峰浓度时间(h) 活性代谢产物 对肝酶的作用 非氨脂 ≧80 是 30 14-25 1-4 有 抑制 加巴喷丁 ~60 否 0 5-7 2-3 无 无 拉莫三嗪 98 是 55 15-30

文档评论(0)

ki665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