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棋王》中王一生的生命意识与人格结构
论《棋王》中王一生的生命意识与人格结构
1984年,阿城的处女作《棋王》发表了,一时引起文坛轰动,阿城也因此获得了当年的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汪曾祺先生曾说:“读了阿城的小说,我觉得,这样的小说我写不出来。我相信,不但是我,很多人都写不出来。”和这篇小说享有同样盛誉的,是它的主人公——王一生,这是一个在历史旋涡中具有独立生活形式和生命力的人物形象。
一、王一生---吃和下棋
《棋王》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主人公王一生是文革时期在“上山下乡”潮流的冲击下来到农村的知识青年,他一生只在乎两件事:吃和下棋。而作家也是剔除了一切繁芜,只写了他的吃和下棋两件事。然而这简单的两件事却足以概括王一生的一生,也包含了他的物质环境和精神追求。
他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家里是极其的贫穷,全家生活费加起来每人不到十元钱。为了节省家用,他不仅取消了上公园、看电影等学校活动,还主动帮妈妈承揽一些活计补贴家用。“有一回,我和我母亲给印刷厂叠书页子,是一本讲象棋的书。叠好了,我妈还没送去,我就一篇一篇对着看。不承想,就看出点儿意思来。于是有空儿就到街下看人家下棋”,王一生从此就迷上了象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遇到了一位棋艺很高的拣垃圾的老人。在与老人下棋的过程中,老人把他的棋艺精髓传给了他。从此,他的人生中就只剩下了吃和下棋,在读者所能窥视的只字片语中,他也永远只在吃东西、下棋。
首先,来看他的吃。
王一生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一个普通人,家境贫寒,所处的是一个政治动乱、物资匮乏的社会时代,他对物质追求的第一要求就是“吃”。小说写他饥不择食,只要是能充饥的食物,不论干湿,都能享用,而且吃相极恶。“听见前面大家拿吃时铝盒的碰撞声,他常常闭上眼睛,嘴巴紧紧收着,倒好像有些恶心。” 这是一个人极度地渴望粮食的态度,但他就是因为太渴望了,所以才表现出了一种“恶心”的感觉。“拿到饭后,马上就吃开始吃,吃的很快,喉节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为什么要“抹”进去?那就是非常不愿意浪费的人才会有这样一种习惯性的动作。“若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上掉下地,他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馋”在王一生看来是解决了温饱之后的一个更高层次的追求,这是文人制造出来的一种美食的幻想,吃了好东西还想再吃,这就是“馋”,是对好东西的一种向往,而“吃”仅仅是对食物不加挑剔的追求,两者之间的便划分开来了。
其次来看王一生对下棋的态度。
王一生对下棋可以说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一到遇到人有机会下棋的时候,他的眼睛就会放光,便不问世事,不论场合,车厢里、路灯下、垃圾堆旁,他都能与人下棋,而且都能乐在其中。这是文章开头对王一生的描写:“车身忽地一动,人群“嗡”地一下,哭声四起。”在人们都在悲伤的时候,“我的背被谁捅了一下,回头一看,他一手护着棋盘,说:“没你这么下棋的,走哇!”在王一生的视野里,除了棋之外,他对周围的世界是视而不见的。不是因为完全没有人牵挂他,他就可以沉浸进去,事实上他的情感完全是和棋联系在一起的。,“何以解不痛快?惟有下象棋”。
二、王一生---生存与自我
《棋王》里面最突出的两个意象就是“吃”和“象棋”,这两样都是人类的需要,不同的是前者是物质需要,后者是精神需要,而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对这两种需求缺一不可,正是因为精神需要的追求,人才超越于兽,而人也不是神,不能一直停留在精神层面,因此生而为人也必定会有俗的一面。
关于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充分意识到了需要在人的内心世界的地位,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它们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被看作是人的最高需要。马斯洛认为,这七个层次的需要,只有在较低的层次得到满足时,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发生。
王一生虽然耽迷象棋,但他说:“一天不吃饭,棋路都乱”,他不同意别人说“人一迷上什么,吃饭倒是不重要的事”。表现了衣食是本的思想,但他对物质生活要求很低,认为“人要知足,顿顿饱就是福”。小说写到两个吃的故事。一个是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书中的主人公因为在荒无人烟的野地里曾极度饥饿到垂危状态,被人救起后精神还处于怕失去食物的饥饿状态中,而把许多饼干藏于褥子底下。王一生认为这个人做得太有道理了,是个特别清楚饥饿是怎么回事的人,认为他有神经病是不对的。这也体现了王一生衣食是本的思想。另一故事是巴尔扎克的《邦斯舅舅》,邦斯嗜好吃美食。王一生认为邦斯故事是馋的故事,很不赞成。体现了他对物质生活不奢求的思想。总之,在物质生活方面,能吃饱饭不挨饿,有衣穿不冻着,由地方住,就很知足了。要吃得好一点,要看书看电影等等,在王一生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钢结构吊装专项施工方案(技术方案).doc
- 中国成人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05S804: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pdf VIP
- 01-泌尿系统疾病总论.ppt VIP
- 物理治疗学神经生理疗法Bobath技术.docx VIP
- Unit 3 My favourite food Lesson 2 Happy birthday, Amber! 单元教学设计 粤教沪外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docx
- Andrews分析法诊断正畸.pptx
-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提纲及答案2.doc VIP
- 2025年湖北省遴选面试真题及答案大全解析.docx VIP
- DB11T 1832.15-2022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5部分:通风与空调安装工程 conv.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