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心亭看雪
张岱
洛龙区龙城双语初级中学 王改英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文言字词积累。
2.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
3.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
1.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3.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三、德育目标
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情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
2.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要点】
作者及背景简介;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引导学生把握“白描”这一描写手段,赏析作者的语言风格;分析作品写景、叙事、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在写作中学习借鉴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与点拨相结合。本文文字较浅显,注释较详细,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不成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教具准备】
多媒体PPT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冬季,最浪漫的无疑是下雪,最美丽的无疑是银妆素裹的冰雪世界,让我们随张岱一同去湖心亭看雪。
二、检测预习,加深印象
1.背景资料
湖心亭:位于西湖中,据说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岛,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在山上建成亭阁,取名“湖心亭”。湖心亭四面环水,风光旖旎,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2.作家作品
学生齐读课下注释①,提示要注意的三个地方:
(1)课文选自《陶庵梦忆》,忆——这是一部回忆录。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表现了对故国往事的怀念。
(2)作者的家乡——山阴(即今天的浙江绍兴)。而他寓居的地方——杭州。这说明作者身在他乡,客居异地。
(3)“明亡后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明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他的文章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3.生字生词
岱(dài) 崇祯(chóng zhēn) 更(gēng)定 毳(cuì)衣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 长堤(dī) 一芥(jiè) 铺毡(zhān)
三、初读交流,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与多音字的朗读
2.齐读课文,读准字音。
——教师评价学生诵读情况。读古文要正确流畅,注意停顿,读出语气,还要有韵味。
3.翻译课文,质疑问难
同桌讨论交流,疏通文句,圈画出不解的文句,进行质疑问难。
——对课文字句不解的共性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4.请一同学用现代汉语讲述本文主要内容。
5.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1)文言实词和虚词
(2)一字多义
①余挐一小舟:撑,划; 上下一白:全白。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数词,译为“一个”
②是日更定: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焉得更有此人:更,还。
③是日更定:是,这; 是金陵人:是,判断动词。
(3)古今异义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余:古义:我。今义:剩下的。
强:古义:竭力,尽力。今义:勉强。
白:古义:酒杯。今义:形容颜色像霜雪一样,跟“黑”相对。
(4)词类活用
大雪三日 大雪:名词活用作动词,下大雪。
与余舟一芥 芥:名词活用作状语,像小草一样的微小。
是金陵人,客此 客:名词活用作动词,客居。
四、品读赏析,解读文本
1.舟子如何评价?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个字概括——“痴”。
2.相公“痴”在何处?
(1)“是日更定”
——说明时间之早。
(2)“十二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说明这是冬季最冷的时候,而且大雪连下了三日,天就更冷了,西湖上什么声音都消失了,一片寂静,没什么好看的,按理说,应是躲在家里,围着火炉取暖,作者偏偏此时去赏雪,可见他的“痴”。
追问:“湖中人鸟声俱绝”从哪种感觉来写?——听觉。“俱绝”写出了怎样的景象?
——写出了大雪后西湖空旷、肃杀、冷寂的景象,湖山封冻,人鸟瑟缩不敢外出,不敢作声,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突出大雪的威严。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唐人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视觉)二者虽写法不同,但达到了同样的艺术效果。
(3)“独往湖心亭看雪”
——说明张岱是独自一人挑在这么冷的天,这么冷的凌晨去湖心亭看雪的,可见他的“痴”,表现他不畏严寒的雅兴和超凡脱俗的情趣。
追问:可是明明有舟子,作者为什么说是“独往”呢?
——去湖心亭赏雪只他一个人,舟子只是送他去,并不上湖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