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地区晚三叠世延长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地质科学.pdfVIP

贺兰山地区晚三叠世延长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地质科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璐绉瀛骞锛锛锛璐哄灞卞烘涓涓欢跨扮瑰拌川褰不瓒璧电孩风浠杈锛藉瀹瀹浜哀涓瀛瀹跺硅伐绋绌朵腑蹇瑗垮澶拌川瀛郴瑗垮锛瑕娌宀寰绱娌杈害锛绉澧互绉婧绉娈点涓昏扮规瀵硅春板北寤堕缁恒涓灞浠舵偿宀绮宀互博峰杩浜富寰浠绋娴锛璁寤堕绉澧烘缁剧锛欢挎翠澶姘娓娣按锛姘娓娼箍锛绱绮虫琛涓鸿交寮撅涓交绋瀵绋稿浜锛璐甯革寮父涓剧瑰锛婧博惧煎绯诲剧寤堕缁宀富瑕负胯璐博筹涓哄宀娌宀涓互涓轰富瑕婧锛捐绀虹绌跺寤堕缁婧涓昏涓哄寮椿缂抽璇璐哄灞寤堕缁扮娌涓被凤锛缂锛锛锛璐哄灞变浜灏拌锛缃浠瑙舰灞璧电孩肩锛锛朵涓浠灞甯箍娉寤堕缁箍娉

地 质 科 学 2018年7月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 53(3):908—921 DO :10.12017/dzkx.2018.051 贺兰山地区晚三叠世延长组地球化学 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彭治超 赵红格 李亚男 雷琳琳 付星辉 李 蒙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西安 710069) 摘 要 沉积岩的微量和稀土元素对沉积环境变化有着较高的灵敏度,是研究古沉积环境以 及沉积物源区构造背景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主要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对贺兰山晚三叠世延长 组不同地区、不同层段的25件泥岩、粉砂岩以及细砂岩样品进行了主量、微量以及稀土元素 测试分析,探讨了延长期沉积环境和物源区构造背景。结果显示:延长期整体处于氧化—还 原过渡的淡水环境,古气候温暖潮湿;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表现为轻重稀土分异明 显,且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Eu负异常,Ce异常不明显等特征;La/Yb⁃SREE和 La/Th⁃Hf源岩判别图及Gd/Yb的比值关系图显示延长组源岩主要为长英质岩石,部分为基性 岩和沉积岩,且以后太古界为主要物源;La⁃Th⁃Sc,Th⁃Sc⁃Zr/10和Th⁃Co⁃Zr/10判别图解均显 示研究区延长组物源区构造背景主要为大陆岛弧,晚期有活动陆缘构造背景的物源加入。 关键词 贺兰山 延长组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构造背景 中图分类号:P534.51,P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63-5020(2018)03-908-14 贺兰山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是晚侏罗世以来才发生大规模隆升而形成的山 脉(赵红格等,2007a),其上中生代地层分布广泛,晚三叠世延长组广泛出露于北部地 区,分布厚度巨大,与鄂尔多斯油气盆地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因而得到广泛关注。前 人对于贺兰山地区晚三叠世的研究多集中在沉积物源和构造背景分析中,主要借助于 露头和岩石学来判断沉积构造环境(刘池洋等,2005;王锋,2007;张进等,2009;李 蒙,2015),而利用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判断沉积环境的研究不多。随着沉积地球化学的 不断发展,普遍认为细粒碎屑沉积物在沉积的过程中,某些对氧化还原环境敏感的微 量元素在水体及沉积物中的分布和分配不仅与他们本身的化学性质有关,而且也受沉 积介质物理化学条件以及古气候的影响(Nameroffetal.,2004;Tribovillardetal.,2004, 2006)。因此,沉积岩中的某些特征元素含量及其比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其形成时 的沉积环境、物源特征及其构造沉积背景(LermanandBaccini,1978;Bhatia,1983; *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编号:201210132,201150019)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资助。 彭治超,男,1991年 10月生,硕士研究生,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E⁃mail:1198089080@ 赵红格,女,1975年 12月生,博士,教授,沉积盆地分析和石油地质学专业。本文通讯作者。E⁃mail: zhaohg_75@ 2017-10-10收稿,2018-03-25改回。 3期 彭治超等:贺兰山地区晚三叠世延长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909 BhatiaandCrook,1986;RoserandKorschetal,1988;JonesandManning,1994)。为 此,本文在野外实地地质剖面观测的基础上,从贺兰山地区晚三叠世延长组碎屑岩元 素地球化学分析入手,测定了延长组不同地区、不同层段25个细粒砂泥岩样品中的主、 微量元素含量,选取对沉积环境反映比较敏感的锶(Sr)、钡(Ba)、铜(Cu)、铀(U)、钛 (Ti)、钒(V)、镍(Ni)、铬(Cr)以及稀土元素等指标分析沉积环境,探讨了贺兰山地区 晚三叠世延长组的构造背景。本次主微量元素分析的样品分布于延长组不同层段,平 面上分布均匀,能够准确反映研究区的沉积环境和源区特征。

文档评论(0)

zhaohuif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