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贺贺兰兰山山第第四四纪纪冰冰川川特特征征及及其其与与气气候候和和构构造造之之间间的的耦耦合合关关系系张威崔之久李永王志麟于洋贺明月科学通报中国科学杂志社贺兰山晚新生代隆升的剥露特征及其隆升模式贺兰山和银川盆地的岩石圈结构和断裂特征深地震反射剖面结果长江口第四纪沉积物中构造与古气候耦合作用的探讨贺兰山隆升时限及其演贺兰山隆升时限及其演年第卷第期中国科学杂志社论文贺兰山第四纪冰川特征及其与气候和构造之间的耦合关系张威崔之久李永化王志麟于洋贺明月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大连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贺贺兰兰山山第第四四纪纪冰冰川川特特征征及及其其与与气气候候和和构构造造之之间间的的耦耦合合关关系系
张威, 崔之久, 李永 , 王志麟, 于洋 and 贺明月
Citation: 科学通报 57, 2390 (2012); doi: 10.1360/csb2012-57-25-2390
View online: ttp://engine.scic /doi/10.1360/csb2012-57-25-2390
View Table of Contents: ttp://engine.scic /publis er/scp/journal/CSB/57/25
Publis ed by t e 《中国科学》杂志社
Articles you may be interested in
贺兰山晚新生代隆升的剥露特征及其隆升模式
SCIENTIA SINICA Terrae 40, 50 (2010);
贺兰山和银川盆地的岩石圈结构和断裂特征——深地震反射剖面结果
SCIENTIA SINICA Terrae 47, 179 (2017);
长江口第四纪沉积物中构造与古气候耦合作用的探讨
C inese Science Bulletin 50, 1503 (2005);
贺兰山隆升时限及其演
Science in C ina Series D-Eart Sciences (in C inese) 37, 185 (2007);
贺兰山隆升时限及其演
Science in C ina Series D-Eart Sciences (in C inese) 37, 185 (2007);
2012 年 第 57 卷 第 25 期:2390 ~ 2402 《中国科学》杂志社
论 文 SCIENCE CHINA PRESS
贺兰山第四纪冰川特征及其与气候和构造之间的
耦合关系
① ② ① ① ① ①
张威 , 崔之久 , 李永化 , 王志麟 , 于洋 , 贺明月
①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大连 116029;
②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871
E-mail: zhangweilnu@163.com
2012-01-16 收稿, 2012-04-23 接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摘要 贺兰山(3556 m)是中国东部存在确切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山地之一, 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 关键词
区、温带草原与荒漠草原的分界线, 对于研究中国东、西部冰川发育特点以及青藏高原边缘山地 贺兰山
冰川发育与气候和构造之间的耦合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野外地貌调查与室内光释光 末次冰期
(OSL)、加速器质谱碳十四(AMS 14C)对冰川、黄土以及湖相沉积物年代测定结果显示, 在贺兰山 构造运动
冰川地貌
主峰周围海拔2800 m 以上保存着古冰川侵蚀与堆积地貌, 第四纪冰川发生的时限较晚, 时代上限
为末次冰期中冰阶, 对应深海氧同位素MIS3 中期(43.2±4.0 ka)、末次冰盛期(LGM, ~18 ka)、晚冰
期(12.0±1.1 ka)和新冰期(3.4±0.3 ka), 冰川作用的阶段性明显. 采用深海氧同位素曲线(MIS)代表
共和运动(150 ka) 以来的冰川平衡线变化, 并用末次冰盛期的平衡线(2980 m) 以及现代理论雪线高
度值(4724 m)作为平衡线的最大振幅, 以3.5 mm/a 作为贺兰山体的抬升速率, 探讨了末次冰期以
来贺兰山山体高度与冰川作用之间的关系, 并与黄土-古土壤等反应气候环境变化的指标对比, 认
为贺兰山地区第四纪冰川作用是山体的构造抬升与气候条件耦合的结果, 即“共和运动”之后山体
抬升到与末次冰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3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pptx VIP
- 湛江市霞山区滨海四中六年级升七年级语-数-英分班考试题.docx VIP
- 2024年深芯盟国产无线通信芯片厂商调研分析报告-深芯盟.pdf
- 第一单元(知识清单)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pdf VIP
- 日产600t双膛窑技术方案(改1).doc
- 众为兴cnc4340系统版说明书附加页.pdf VIP
- SOA架构智能座舱:设计与实现.docx VIP
- 伦茨82EV矢量变频器(内置闭环型)操作手册.pdf VIP
- DB61T-体育赛事信息化建设技术规范 信息系统建设.pdf VIP
- Q-CR 517.2-2023铁路工程喷膜防水材料 第2部分:喷涂橡胶沥青(OCR).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