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21 页 共 NUMPAGES 23 页
目 录
TOC \o 1-2 \h \z \u \t 一级条标题,3 一、 工程概况 2
二、 自然概况 3
2.1 气象与水文 3
2.2 地形与地貌 4
2.3 沿线穿越村庄、道路、河流 4
三、地质灾害预测预报 4
1、跨河道、鱼塘桥涵基坑开挖 5
2、跨公路桥涵基坑开挖 5
四、防治依据 6
五、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任务及措施 6
5.1 地质灾害防治主要任务 6
5.2主要措施 8
六、地质灾害防治组织机构 13
6.1 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 13
6.2 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职责 13
6.3 地质灾害防治及应急抢险队责任区 14
6.4 应急小组分工及岗位职责 14
七、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措施及演练 15
7.1 相应分级 15
7.2 响应程序 16
7.3 应急演练 17
八、附件 17
8.1 有关应急机构或人员联系方式 17
8.2 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18
8.3 地质突发事件即时报告单 20
8.4 预警发布流程图 21
8.5 地质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流程图 22
8.6 防地质灾害各级应急响应及处置流程 23
地质灾害专项防治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XX省XX公路第XX段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XX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XX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XX司《关于加强XX省XX(XX界)至XX公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等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我XX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排查结果,编制本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K162+800~K173+663.783,全长10.864Km。管区内共有三座跨省道和县级公路施工的桥梁:ZK166+224(YK166+202)XX步分离、K167+688XX分离、K172+037XX大桥;三座跨主要河道的桥梁:K165+042XX大桥、K167+255XX大桥、K172+037XX河桥
1、XX步桥长95.06m,孔径及孔数为:18+26+26+18,桥面净宽16.75m,桩基设计净高5.5m,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现浇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桩基础,桥台采用肋板式台、扩大基础、桩基础,桥共设¢1.6m桩基12根、¢1.4m12根,564延米,按一联设置。
2、XX分离桥长77.08米,孔径及孔数为:左20+30+22、右22+30+20,桥面宽度渐变,设计净高5.5m,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现浇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桩基础,桥台采用肋板式台、扩大基础、桩基础,桥共设¢1.5m桩基18根、¢1.3m桩基10根,474.8延米,安一联设置。两桥都是按一联设置。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现浇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桩基础,桥台采用肋板式台、扩大基础、桩基础。
3、XX大桥孔经及孔数为:左9×20、桥梁长185.0m,右10×20、桥梁厂205.0m,桥面宽度33.5m,设计净高5m;上部结构为:右10×20预应力砼空心板,左9×20预应力砼空心板,全桥共两联,预制吊装施工,待安装就位后浇筑绞缝及整体化层砼,设置桥面连续;下部结构为:采用圆柱墩配桩基础,左0#台及右0#台采用桩柱台配桩基础,右9#台及右10#台采用肋板台配桩基础,大桥共计¢1.3m桩基52根,1290延米。
4、XX大桥总长381.06m,桥宽度为33.5,本桥上部构建采用3×25+3×(4×25)预应力砼预制小箱梁,本桥平面位于A=640的偏缓和曲线,A=680的右偏缓和曲线和R=1800m的右偏圆曲线上,纵面位于+0.7%的直坡和R=1800m的凸型竖曲线上。XX河常年水位标高为50.8,设计最高通航水位54.56,设计水位58.97,河道上游有水闸没有通航,高为-1.9m,水深约3.3 m左右。
二、自然概况
2.1气象与水文
本标段地处XX省西北部,属中纬度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长冬短,全年无霜期长达300多天,多年平均气温18.8~20.8℃,气温适宜。
本地区雨量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1628.5~1728.5mm,降雨量分布不均,每年3~9月为雨季,占全年降雨量的85%左右。本地区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是大气降雨,雨季地下水位上升。
2.2地形与地貌
本项目沿线区域地处南岭山脉南缘,地势上总体由南往北大致呈南低北高,东、西高、中部低的趋势。地貌按成因大致可分为:冲洪积地貌、构造侵蚀丘陵地貌、溶蚀准平原地貌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