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盗走烧毁郑和下西洋航海资料的罪人是刘大夏乾隆帝永乐帝施存龙一百多年来近现代研究郑和下西洋史事的学者常常为缺乏郑和下西洋原始资料难以解开许多谜团而苦恼有的甚至把郑和之后未能继续下西洋大航海的责任说成是丢失了郑和航海资料所致而丢失之过全怪在明代英宗年间任兵部郎中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的高级部员的刘大夏身上说是被他烧毁的此说源起明万历二十六年年中进士的顾起元客座赘语但并不可信第一顾写该笔记己距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结束之后约年距刘大夏当英宗兵部郎中时约年又没有说明他的依据第二查早于客座赘语几十年约在万历二年成书的
盗走烧毁郑和下西洋航海资料的罪人是刘大夏?乾隆帝?永乐帝???????? ??????????????????????? ??????????????????????? ??????????????????????? ???????????施存龙
一百多年来,近现代研究郑和下西洋史事的学者,常常为缺乏郑和下西洋原始资料难以解开许多谜团而苦恼。有的甚至把郑和之后未能继续下西洋大航海的责任,说成是丢失了郑和航海资料所致,而丢失之过全怪在明代英宗年间任兵部郎中(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的高级部员)的刘大夏身上,说是被他烧毁的。此说源起明万历二十六年(1594年)中进士的顾起元《客座赘语》,〔1〕但并不可信。第一、顾写该笔记己距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结束之后约160年,距刘大夏当英宗兵部郎中时约130年。又没有说明他的依据。第二、查早于《客座赘语》几十年,约在万历二年成书的《殊域周咨录》中记载:在明宪宗成化年间,在某太监怂恿之下,皇帝也想下西洋取宝,派人到兵部索要郑和下西洋资料,但没有找到。兵部尚书(相当今国访部长)项忠要处分档案官,在旁的刘大夏便说:“三保(施按:此指郑和)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原文如此。十字疑为千字之讹)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当谏也。旧案虽在,亦当煆之。”〔2〕这最后一句话意思是:这是件害国害民的事,即使档案还在,也应当烧掉!显然是一句在愤慨情绪下的气话,并不等于已烧掉或准备立刻烧掉。可是到了顾起元笔下却翻手之间成了被刘大夏烧掉的定论。后人不加明察,刘继续挨骂几百年。二十余年前,在我们交通部和航海学会联合其它中央有关单位和地方的政府部门和学会,为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而组织的学术研讨会上,已有学者著文驳论,并收入论文集中。〔3〕我以为这桩冤假错案,从此平反了结,不料此后仍骂声不断。有的还歪曲了刘大夏烧掉郑和下西洋档案的动机,不认为他是出于对“取宝”不利于国家和人民的正义感???????????????????????????????????????????????????????????????????????????????????????????????????????????????????????????????????????? ??? ???? 过份的例子,如房仲甫等编写的《与郑和相遇海上》的新诬陷。该书在导读第六条中称:“郑和的航海记录大半被盗丢失。这‘盗贼’据说是为了一己私利的朝廷官。”指的就是刘大夏。正文中还说:“关于郑和航海记录的销毁,这里有必要再说几句。进入明朝中叶,朝廷中宦官与儒家官僚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宦官把持的航海贸易无疑中断了儒家官僚们的财路,所以他们竭力阻挠海上贸易,一度使航海事业停滞。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揽有大权的太监汪直寻取郑和的航海记录,有心重振中国航海事业。这时,兵部中郎刘大夏得知这亇消息后,先汪一步将郑和的航海纪录从朝廷档案中抽走了。刘大夏恶人先告状,向他的顶头上司报告郑和的航海记录丢失了。有的说藏了起来,后来不知去向何处。”〔4〕 该书这种新论实在是颠倒是非,不辨好坏。第一、太监汪直怂恿成化帝重效宣德帝故事,决不是什么为了“重振中国航海事业”,实在太美化汪直这种小人了。他才是真正为了个人一已私利,想从中捞一把。而刘大夏在《明史》为他所作的传记中,却是一个正直无私,关心民间疾苦的官员。他是从国家财政和大多数人民利益着想而主张不要重复无益于人民却要疲蔽全国的为取宝而举行的航海,并不反对正当而有益的航海。第二、从宣德帝命令停止官方下西洋后直到该书所指的明代中叶,是皇帝决策停止官方海外贸易的,民间海外贸易被禁从明初以来一直在执行,这与当时宦官与“儒家官僚”间斗争,并不相干。作者不读明代史书背景,随心所欲地写史。何况当时刘大夏官阶不太高,不可能有左右国家大政策的能量,正因如此,他才只得在办公室里无奈地发发牢骚,说说气话。刘大夏靠有限的薪俸生活,与航海贸易并无联系,谈不上中断他什么航海贸易财路,无私利可言。第三、你说他“恶人先告状”有什么事实根据?我们查证他既不是恶人,也不曾“先告状”。绘声绘色称刘“向他的顶头上司报告郑和的航海纪录丢失了”,史书上都不是这样说的,乃是作者编造的(对照前述原文即知),这很不严肃,有失写历史书的规范。第四、盗走和烧毁的罪名也没有可能成立。
刘大夏不可能盗走和烧掉郑和下西洋档案理由,分析如下:第一、刘大夏所谓该烧的气话是公开地当众说的,因此已引起大家注意,他的行动必然受众目睽睽的监视。如他搬动档案、烧毁档案,已无法隐蔽进行,定会被人告密。第二、《大明律》法律明文规定官员若将“事关军机钱粮”的交件资料丢失,将受酷刑杖打。而郑和下西洋档案正是属于这一类。刘大夏怎敢有意私自盗走并烧毁这样档案,岂不自毁前程,并自找犯罪受刑?有的人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检测试卷.pdf VIP
-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ppt VIP
- 通桥(2016)8388A 高速铁路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docx VIP
- 新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5.走近科学家》教学设计.docx VIP
- 幼儿园课件:《牵牛花和它的朋友们》.pptx VIP
- CBT 3495.10-1995 船舶工业档案管理规则 档案收集及其业务指导要求-行业标准.pdf VIP
- 小学教育学 第二章 学校.ppt VIP
-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2.3《诗意的色彩》教案.pdf VIP
-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版).docx VIP
- 安全导则发布稿.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