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级汉语教材中文学作品的研究分析.docVIP

中高级汉语教材中文学作品的研究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高级汉语教材中文学作品的研究分析 论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探讨、数量统计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辅以少量的访 谈,以 1990年到 2008年之间出版的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教 材中的经典名作、非经典性文学作品、具有文学色彩的非文学作品和无文学色彩 的作品这四类文章的编选情况以及它们的编选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哪些变化, 分析了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并且根据社会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的指 导,总结了前两类作品对于中高级汉语教学的不同意义,在中高级汉语教学中它 们的教学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以及在中高级汉语教材中这两类作品的编选需要 遵从什么样的原则,为中高级汉语教材中文学作品的编选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依 据。 从调查来看,文学作品在中高级汉语教材中的比重在总体上是大于非文学作 品的。但是我们的调查也发现,我们奉为经典的名家名作在总体上呈现出下降趋 势,而非经典性文学作品和具有文学色彩的非文学作品的比重整体上是上升的。 而实际上经典名作在中高级汉语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作用,经典名作的编选以 及教学,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建立同母语说话者相似的心理 背景和感情基础,获取在母语说话者中影响深远的心理资源,同时自然地习得一 些传统的文化知识。此类作品在编选时应注意不能具有太强烈的时代色彩和个性 特征,要能够引起学习者的共鸣能够感染学习者。 对于非经典性文学作品的学习最主要的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得 体性,让学生接触到目标语言在现实生活中具体运用的各种情境,补充学生语用 方面的不足,增强学生对目标语言的敏感性和理解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 能力。此类作品编选时应遵从语言规范、内容具有一定的思想性、突出人类共通 情感共通文化的原则。 到目前为止,在对外汉语教学界,我们还没有看到对中高级汉语教材中文学 作品的系统研究成果。本研究可以说是这一领域的一次尝试。关键词: 经典名作;非经典性文学作品;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 文学作品; 语言能力ABSTRACTTaking the literature articles in the Chinese textbooks that published from 1990 to 2008 as the researching object, which aim at Overseas Chinese Learners of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level, in the theory guidance of theoretical discussion、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bjects interviews as an assisting method,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general editorial condition of four types of articles, which are literature classics、non-classical works of literature、 those that have obvious literature feature and non-literary works in the textbooks mentioned above. The main problems on the focus in this thesis are the quantity of the four types of articles mentioned above and the changes in the editorial condition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and the reasons that caused the changes. And according to relevant theories in aspects of social linguistics and cognitive psychology,the thesis sums up the roles that the former two types of articles play in the Chinese Teaching of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levels, what objectives should be achieved, and what principles ought to be complied wit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