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金属所致系统性接触性皮炎81例临床分析
杨卫兵,李欣,张栋,李丽君(解放军第181医院皮肤科,广西 桂林 541002)
系统性接触性皮炎(systemic contact dermatiits, SCD)是指在个体已致敏状况下,通过口服、皮肤穿透或吸入抗原(半抗原)进入机体达到皮肤,从而引起皮肤所发生的炎症性疾病[1]。引起SCD的病因很多[1-3],包括药物、调味品、金属、染发剂等。本科收集了皮肤性病门诊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资料完整的SCD病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诊断依据参照文献[1]:在既往接触区域皮肤出现皮炎复发,并在既往未受影响的皮肤区域出现皮疹,皮肤斑贴试验或口服激发试验阳性。为了细化诊断标准,我们进行了以下相应修改。临床表现应同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3个月以上的慢性复发病程;②金属直接接触部位有皮疹表现;③远隔部位(非金属直接接触部位)同时出现2处以上皮疹。变应原检查应满足以下要求:皮肤金属斑贴试验或生物共振仪(百康)变应原检测阳性。金属斑贴试验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但可供检测变应原种类少,因此,对部分临床表现典型,而金属斑贴试验结果阴性的患者,我们进行了生物共振仪(百康)变应原检测。生物共振仪应用生物物理学的原理检测变应原所产生的共振波,该方法检测范围广,但对其结果目前存在争议,因此为了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对于生物共振仪检测的患者,如果检测结果与临床表现(金属接触部位有皮疹表现)不符合,或其结果与斑贴试验不符合,则予以剔除。
1.2病历一般资料
收集了本院皮肤性病门诊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资料完整的病例。符合以上诊断标准者共81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49例。年龄13~76岁(平均23.2岁)。病程为3个月至11年(平均2.8年)。首诊者18例,其他63例均在我院或其他医院诊断为“湿疹”(33例)、“泛发性神经性皮炎”(17例)、“日光性皮炎”(7例)、“过敏性皮炎”(6例)等。
结果
2.1主要临床表现
本组81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两种类型:泛发性斑丘疹水疱型(65例)、屈侧皮炎型(16例),均伴有明显的瘙痒。73例(90.12%)皮疹表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炎热季节发生,寒冷季节好转或消退);另有8例(9.88%)表现为全年发病。此外71例(87.65%)患者具有脐周皮疹,另外10例(12.35%)患者在其他金属饰品接触部位(如手腕为手表接触部位、耳垂为金属耳环接触部位)均有皮疹表现。
65例泛发性斑丘疹水疱型的皮疹主要分布于四肢外露部、眼睑、耳垂及耳后、颈部、腹部(尤其为脐周)、背部等部位,皮疹以基本对称性的斑丘疹和小水疱为特点,多数患者由于长期摩擦刺激,皮损呈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其中58例(89.23%)有脐周皮疹;62例(95.38%)患者皮疹表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另有3例(4.62%)为全年发病。
16例屈侧皮炎型的皮疹主要对称性地分布于肘、膝屈侧,表现为红斑、丘疹和水疱,过度刺激的情况下可有渗出性改变。本型患者13例伴有脐周皮肤损害(占81.25%);11例(68.75%)皮疹表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5例(31.25%)全年发病。
2.2变应原检测结果
金属变应原分布为:镍28例(34.57%)、铝19例(23.45%)、铬17例(21.00%)、汞15例(18.52%)、钴14例(17.28%)、钯9例(11.11%)、镉7例(8.64%)、铅5例(6.17%)、铜2例(2.47%)。部分患者存在2种以上变应原。
2.3治疗及随访
所有患者均嘱严格避免接触外界金属(如钥匙、皮带、钮扣等);此外,对于全年均发病的患者,还需要注意避免口服吸收金属(主要来源为金属餐具)。
药物治疗方面,予以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口服氯雷他定片,部分皮损范围较大者给予奴夫卡因大静封或短期系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皮损肥厚苔藓样变明显者,予以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一般2~3周可基本治愈。
随访6 ~12个月。81例患者中有40例(49.38%)存在一次或多次复发,复发与接触金属有关,避免接触后可很快治愈。季节性发病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全年发病患者,分别为34例(46.58%)、6例(75%)。
3 讨论
SCD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汗疱疹型、既往斑贴试验阳性部位和既往皮炎部位皮损复发、泛发性斑丘水疱疹型、屈侧皮炎型、Baboon综合征(狒狒综合征)、多形红斑和血管炎等类型。本研究对81例患者进行分类,主要表现为泛发性斑丘水疱疹型和屈侧皮炎型。
本研究表明,SCD临床多见,常易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等,其主要原因是:①刘玲玲等[2]于2002年首次在国内正式报道SCD,因此许多临床医师对本病缺乏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研究。②SCD的确诊主要依赖皮肤斑贴试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种作物秸秆发酵后对家蝇的饲养效果.doc
- 5-氮胞苷诱导外源表达Nkx2-5的P19细胞向心肌分化的研究.doc
- 152例胶原生物膜联合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治疗牙周和根尖骨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doc
- Ⅰ期自体松质骨移植修复胫骨创伤后骨髓炎骨缺损的临床研究.doc
- ACA,APA微囊的强度,通透性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oc
- AEAPS与葡聚糖共修饰超顺磁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性质.doc
- AI-2群体感应系统抑制剂细菌生物膜感染的潜在新药.doc
- BcA9启动子调控的反义BcMF12对白菜基因沉默的效果.doc
- C2株蓝氏贾第鞭毛虫组蛋白H4基因的克隆与同源性分析.doc
- DC-CIK细胞对人肝癌HEPG2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