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咏鸟》第二课时.docVIP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咏鸟》第二课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咏鸟 》导学案 年级 班级 姓名 学习小组 课 型 新 授 课 时 第二课时 授课教师 主 备 陈慧琴 审 阅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白居易及写作背景。 2.熟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的向往却不可得的思想感情。(重点) 3.鉴赏诗歌,品味诗歌明畅通俗语言,明白诗人借物抒情的意旨,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难点) 助读资料 1.走近作者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迁居河南新郑。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2.了解背景 《池鹤》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作者当时官场失意,对那些妖媚献宠的人极度厌恶,而归隐田园又遥不可及,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与无奈。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伤感的诗渐多 。 学习方法 导学过程 学习内容 个性化备课 自主探究 【读一读】 同学们,初读诗歌,就是要从整体上来对诗歌进行把握,请带着下面这些问题采用圈点批注法开始你的阅读吧! 1.初读诗歌 步骤:听录音范读——自己试读——同桌互读——小组齐读 要求:(1)读准字音,字正腔圆。 (2)读出节奏,停顿自然。 (3)把握语气,读出情感。 2. 再读诗歌 (1)理解诗歌大意,组内互说。 (2)首联写出了鹤的遭遇是 ,但是它依然保持 ;颔联赞美了丹顶鹤的 。 颈联写到了鸬鹚和鹦鹉,目的是用来 。 尾联写池鹤的 ,表现出一种无奈之情。 3. 三读诗歌 (1)结合背景,你能说说池鹤在诗中比喻什么?鸬鹚和鹦鹉在诗中比喻什么? (2)诗人借物抒情,以池鹤自喻,结合诗中池鹤的表现,说说诗人当时的遭遇与心情。 (3)诗歌托物言志,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 你的疑惑: 【品一品】 同学们,学语文就是要学会品味语言,在字里行间体悟文章的情感;探究文章所表现的主旨;了解并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通过下面几个问题,你一定会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心感悟吧! 1.池鹤的美,主要表现在形象、色彩、鸣声和心灵。你能用下面的格式写出来吗? 池鹤美在形象,因为 ; 池鹤美在色彩,因为 ; 池鹤美在鸣声,因为 ; 池鹤美在心灵,因为 。 2. 细细品味这两句诗,感受诗人孤高正直的品质。“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中,“低头”有什么深刻含义呢?“白雪”在这里还比喻什么? 3.“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中,“怅望”一词写出了什么? 在高高的竹笼前没有自己的同伴,在乱哄的鸡群却有着自己的风度。低下头怕丹砂落下,晒翅的时候担心白色的羽翼消失。转眼看到鸬鹚觉得它毛色污浊,又讨厌鹦鹉的叫声太谄媚。对风鸣唳想的究竟是什么呢?惆怅地望向青青的田野和天之遥的云水之间。 合作释疑 展示点拨 【议一议】 同学们,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相信,小组团结,定能战胜重重困难。请在这里记录你的疑点或收获。加油! 课堂检测 巩固提升 【写一写】 1.古代有许多诗人经常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物喻人。回想一下,你能背写一首吗? 2.“鹤”历来被看做是长寿的象征,在这首诗中,另有新意。你能用成语来分别概况两个角度吗? 3.赏析: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4.默写诗歌。 学习小结 1.回扣目标:学习目标完成了吗?我的学习有效吗? 2.一句话收获:关乎知识、能力、方法、经验等。 美文赏读 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