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歧视条例教育实务守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0 殘疾歧視條例 教育實務守則 主席緒言 教育是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這點對香港而言尤其真確,因為人力資源是香港唯一而且最重要的資源。若能確保社會上所有人(不論有沒有殘疾)均可享有平等的教育機會,我們這些珍貴的資源便能得到充份的發展,社會的競爭力亦得以保持。 平等的教育機會對於個人而言亦很重要,因為平等的教育機會不但讓每個人能充份發展本身的才幹,更幫助他們在其他方面,例如在工作上和在獲取社會各項服務與設施上,享有平等機會。 在香港,《殘疾歧視條例》(《條例》)訂明殘疾人士享有平等的教育機會。自《條例》於1996年9月生效以來,平等機會委員會(「委員會」)收到不少來自校方、教師、學生及家長的查詢及投訴,內容關乎教育範疇的歧視問題。很明顯,社會人士需要更多有關《條例》在教育範疇的指引。基於這原因,委員會擬備了「殘疾歧視條例教育實務守則」(「守則」)。 「守則」並不是新法例,它是為教育工作者和學生與家長而設的輔助工具。對於教育工作者而言,「守則」有助他們瞭解《條例》規定何種行為會構成違法作為。對於學生與家長而言,「守則」幫助他們認識他們在《條例》下的權利和責任。此外,「守則」亦提供了如何遵守法律規定的實務指引。 平等教育機會原則是「守則」的基礎,並且與全世界的融合教育趨勢相吻合。故此,「守則」是支持本港目前所推行的融合教育計劃的。但「守則」並不是一本有關融合教育的指引,它的作用是就《條例》的法律規定提供指引。在擬備「守則」時,委員會一直與教育署合作無間,以處理有關推行「守則」的事宜。 我們希望我們的下一代能在一個沒有歧視的社會中成長,在這個社會裏,每個人均享有平等的教育機會,無需因為其殘疾而受制於任何人為的障礙。 「守則」的初稿經過由香港教育學院的許國輝博士、盧偉思博士及白秀麗博士,以及路德會啟聾學校的陳國權先生組成的專家小組多月來努力不懈而完成。對於他們的努力,本人謹此致謝。對於委員會在擬備「守則」期間曾諮詢的人士和團體,本人亦深表感激,尤其要多謝教育界人士和殘疾人士提供意見。有賴他們的寶貴建議和意見,「守則」才可以力臻完善。 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 胡紅玉 殘疾歧視條例 教育實務守則 目 錄 簡介 頁數 1. 背景 1 2. 目的 1 3. 適用範圍 2 4. 定義 3 4.1 殘疾 3 4.2 與殘疾人士有聯繫之人士 4 4.3 直接殘疾歧視 4 4.4 間接殘疾歧視 5 4.5 關乎輔助器材、照料者和助理人員方面的殘疾歧視 5 4.6 殘疾騷擾 6 4.7 殘疾中傷 6 4.8 嚴重殘疾中傷 7 4.9 「使人受害」的殘疾歧視 8 《條例》在教育範疇中的含意 5. 一般法律責任 9 6. 教育範疇的歧視及騷擾 10 6.1 接受教育方面的歧視 10 6.2 教育範疇的騷擾 12 7. 進入處所 14 8. 貨品、服務及設施的提供 15 9. 傳染病 16 10. 特別措施 17 給教育機構的實務指引 11. 制定平等機會政策 17 12. 一般考慮 18 12.2 合理的遷就 18 12.3 不合情理的困難 20 12.4 實踐步驟 22 13. 錄取學生 23 13.3 招生 23 13.4 甄選準則 23 13.5 甄選程序 23 14. 課程 25 15. 進出處所的安排 26 16. 貨品、服務及設施的提供 27 17. 考核 28 18. 紀律 29 19. 索取資料及保密原則 30 20. 教職員發展 31 角色與責任 21. 各方面的角色與責任 32 22. 政府 32 23. 教育機構 34 24. 教師、其他專業人士及職員 35 25. 學生與家長 35 附錄甲 37 附錄乙 41 簡 介 背景 《殘疾歧視條例》(下稱《條例》)於一九九五年制定,並於一九九六年實施。《條例》的目的是消除和防止對殘疾人士的歧視。《條例》特別提及在教育範疇中應確保殘疾人士享有平等機會,以獲得及有意義地參與本地教育。 公眾應認識到教育機構具有在社會裡推行平等機會的重要角色。同樣,教育機構應按照《條例》,認識與殘疾人士相處之道及應盡之義務,以免作出任何歧視行為。 《教育實務守則》(下稱本守則)是平等機會委員會(下稱委員會)根據《條例》制定 參閱《條例》第65條。為協助教育機構制定符合《條例》目的之政策,並因應法律與時並進的發展或更新,委員會可不時修改本守則。  參閱《條例》第65條 目的 本守則旨在: 協助教育機構制定防止及消除殘疾歧視的政策與程序; 向教育工作者作出實際指引,使其服務殘疾學生時的行為符合《條例》的條文;及 使殘疾人士、其家長及有聯繫人士(如:家人、照料者以及業務夥伴)等認識他們在《條例》下的權利及責任。 適用範圍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