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门峡市地方标准
apple producing environment regulation
苹果贮藏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三门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前 言
本规程依据GB/T 1.1-2009编制。
本规程由三门峡市农业畜牧局提出。
本规程由三门峡市农业畜牧局归口。
本规程主要起草单位:三门峡市园艺工作总站、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果树所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李明雷、韩立新、张建国、葛武伟、吕国娟、杨雪萍、王随平
本规程为修订发布。
PAGE 2
PAGE 1
苹果贮藏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鲜食苹果贮藏用果的质量要求、贮前准备、入库、贮期管理技术等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三门峡市生产的各品种苹果鲜果的冷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8406.2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
GB/T 8559 苹果冷藏技术
GB/T 9829 水果和蔬菜 冷库中物理条件-定义和测量
GB/T 10651 鲜苹果
3 术语和定义
3.1 可采成熟度
果实完成了生长和化学物质的积累过程,果实体积不再增大,且已经达到适于贮藏运输阶段,但未达到最佳食用阶段,该阶段呈现本品种固有的色泽、香气、风味等主要特征,果实开始由硬变脆。
3.2 预冷
果实采后快速降低果实的温度,使其接近贮藏温度的过程。
3.3 冷藏
在冷库内通过制冷设备控制果实贮藏环境温度的贮藏方式。
3.4 气调贮藏
在冷藏的基础上,利用气体成分控制设备贮藏环境的气体成分,降低氧气的含量,提高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降低果实呼吸强度,以保持果实的新鲜度的贮藏方式。
4 贮藏果质量要求
4. 1 采收成熟度要求
短期冷藏(≤2个月)果实在可采成熟度下采收,长期冷藏和气调贮藏(≥3个月)的果实要比可采成熟度适度早采,但采收时果实质量理化指标参考附录A的要求。
4.2 采收时间要求
采收须在露水干后的早晨或避开午后高温,气温凉爽时进行,雾天、雨天、烈日曝晒下不宜采收。
5 贮前准备
5.1 入库前的准备
入库前应对库房、包装容器、工具等进行消毒,消毒方法见附录B,消毒后进行通风换气,入库前2~3天应将空库温度降到-2℃~0℃。
5.2 贮藏包装要求
贮藏箱用木箱、铁框箱、防潮纸箱、塑料箱等,箱体内壁应光滑,冷藏库贮藏箱内衬塑料薄膜袋,其厚度为0.03mm±0.005mm,薄膜袋扎口多少与否应根据不同品种对二氧化碳的敏感程度而定,气调库贮藏箱禁止使用内衬。
5.3 贮前处理
5.3.1 贮前1-MCP处理
长期贮存果实宜采用1-MCP薰蒸等辅助保鲜技术措施,具体参见附录C。
5.3.2 果实预冷
有专用预冷间(差压预冷)或空余冷库的,应快速预冷,24h内将果温降到0℃,无预冷设备的果实可通过田间夜间低温预冷。
6 入库
6.1 入库时间
预冷后的果实应及时入库(从采摘到入库≤24h),入库后降温阶段,库内冷却风速1.0~2.0m/s。
6.2 入库量
每天的入库量应控制在库容量的15%~20%,冷库和气调库在5天~7天完成入库。
6.3 堆码
6.3.1 堆码密度
应按品种分库、分垛、分等级堆码,贮藏密度不超过250~280kg/m3。
6.3.2 堆码具体要求
堆垛排列方式、走向及垛间隙应与库内空气环流方向一致,堆垛距墙0.2~0.3m,距冷风机不少于1.5 m,距顶0.5~0.6m,堆垛高度不超过蒸发器冷风出口,堆垛之间距离0.4~0.5m,库内通道宽1.2~1. 8m,垛底垫木高度0.1~0.2m。
7 贮藏期管理技术
7.1 冷藏库管理技术
7.1.1 温度管理
7.1.1.1 适宜贮藏温度确定
苹果的贮藏温度应根据品种而定,不同苹果品种(品系)贮藏的适宜温度及预期贮藏期见表1。
表1 不同品种(品系)苹果贮藏适宜温度和贮藏期
品种(品系)
贮藏温度(℃)
贮藏期(d)
富士系
-1.0~-0.5
180~210
元帅系
-1~0
180
嘎拉系
0~1
120~150
金冠系
-1~0
180
秦冠
0~1
180
蜜脆
2~4
180
早熟富士
0~1
120~150
7.1.1.2 温度控制
库内各部分的温度应均匀,温度波动幅度±0.5℃,库内布置代表性6~9个测温点,距地面高度1.5 m,测温误差<0.2℃,每年校正一次。
7.1.2 相对湿度的管理
最适相对湿度在85%~95%,通过安装加湿器、地面洒水和贮藏箱内添加内衬膜等方法保持相对较高的湿度,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场馆服务规范》.doc VIP
- 交车12项标准流程话术.pdf VIP
- 2022年01月08878动漫产业概论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医学课件-PFNA内固定术的护理查房ppt课件.pptx VIP
- 科研管理科研项目申报专员岗面试真题题库参考答案和答题要点.docx VIP
- 2014预备党员考察表模板.doc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专题解读PPT家庭教育促进法PPT.ppt VIP
- 2025年3月29日全国事业单位联考A类《综合应用能力》及答案解析参考(海南_云南_广西_贵州_上海_江西_湖北_山西_黑龙江_宁夏_新疆_吉林_重庆_辽宁_青海_内蒙古_湖南_陕西_安徽).pdf VIP
- 高血压中西医治疗.ppt VIP
- 寺庙管护合同7篇.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