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诱导方法硬纤维支气管镜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doc

不同诱导方法硬纤维支气管镜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同诱导方法Shikani喉镜插管的临床效果比较 普通喉镜是麻醉插管的常规使用工具。如今视可尼喉镜1-2是一种纤维光导可塑性内窥镜,目前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视可尼喉镜可将气管插管整个过程变成可视操作,具有简便性、可控性强和可视性,插管成功率高,为插管提供更先进的辅助工具,同时也为困难气管插管提供了可行手段。本研究通过两种不同诱导方法使用视可尼喉镜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来评价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文献报道1选择样本例数。2009年12月至2010年8月期间于我院60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年龄16-64岁,体重50-90 kg,男31例,女29例,ASAⅠ-Ⅱ级,MallamptiⅠ-Ⅲ级,无系统性疾病,不存在影响血压的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排除在外,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快诱导组(F)和健忘镇痛慢诱导组(S)。 1.2 麻醉方法 患者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常规监测(Phillip监护仪)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麻醉前准备好常规插管用具及口咽通气道。F组采用麻醉面罩吸氧,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3mg/kg,异丙酚1.5-2mg/kg,爱可松0.9mg/kg,芬太尼3μg/kg进行诱导,约3分钟肌肉松弛后进行气管插管。S组采用面罩吸氧,先用含1%丁卡因的喷壶2-3喷进行舌部和咽部表面麻醉,静脉注射咪唑安定2mg-2.5mg,芬太尼2μg/kg,使用1.5%丁卡因3ml进行环甲膜穿刺给药,表面麻醉充分后进行气管插管,插管后用0.5mg/kg异丙酚加深麻醉,肌松剂使肌肉松弛。 使用视可尼喉镜前组装各模块,检查开关、光源、亮度和清晰度,将喉镜弯成一定弧度,并且将患者处于嗅花位,插管选用口正中入路,目镜直视下气管插管。麻醉诱导后,置牙垫于口左侧,将视可尼喉镜前段垂直插入口中,边推进喉镜边观察口腔解剖结构,看到会厌后,沿着会厌底部通过会厌前端向上抬起即可看到声门,对准声门后缓慢前行直至通过声门看到气管环,左手轻旋气管导管使之脱离然后将导管送入声门,此时边送气管导管边退视可尼喉镜。计时从视可尼喉镜垂直插入口中至拔出视可尼喉镜。所有患者试插两次失败或插管时间超过2分钟后终止视可尼喉镜插管,改用普通喉镜。插管成功后,听诊双肺呼吸音相同,连接二氧化碳接头观察到出现一个呼吸周期波形后,改为机械通气,潮气量8-10ml/kg,频率12次/分,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于正常水平,使用异氟醚或七氟醚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新鲜气流量2L/min。 1.3记录指标:记录Mallampti分级,一般情况,身高,体重,年龄,性别,ASA分级,体重指数,插管试插次数,时间。记录麻醉诱导前(基础值),插管前即刻,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分钟的收缩压(SAP)、舒张压(D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并计算心率和收缩压乘积(RPP)的变化。术后随访有无咽痛、声音嘶哑和术中知晓。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生命体征指标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表1 两组操作过程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s,n=30) 观察 指标 组别 基础值 插管前即刻 插管后即刻 插管后 1min SAP (mmHg) F组 124.4±11.2 103.1±13.8* 120.3±13.4# 115.3±11.6*# S组 125.6±8.3 119.0±15.5*△ 122.8±17.6 115.3±14.0*▲ DAP (mmHg) F组 72.6±8.6 62.7±8.9* 74.5±11.8# 70.6±11.0#▲ S组 76.2±7.1 72.8±10.4△ 77.1±16.5 69.2±10.2*▲ HR (bpm) F组 85.6±16.0 84.5±15.8 87.6±13.0 88.9±15.4 S组 80.0±13.3 83.0±15.1 87.0±18.0* 79.6±13.4#▲△ RPP F组 10707.87±2343.8 8790.1± 2160.2* 10547.8±2081.8# 10261.1±2147.8# S组 10370.8±2154.6 9938.7± 2240.8△ 10744.7±2952.1 9209.3±2107.1*#▲ 与基础值相比,* P 0.05,与插管前即刻相比,# P 0.05,与插管后即刻比,▲P0.05;组间相比,△P 0.05 2 结 果 两组患者年龄和体重指数无显著性差异,但性别比(男:女)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又对F组(11/19)和S组(20/10)性别差异对插管时间的影响做比较,发现两组男女插管时间无显著性差异(F组男19.3±20.4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