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23
第15章 玻璃的退火与钢化
玻璃制品在生产过程中(即由熔融状态的玻璃液变成脆性固体玻璃制品),玻璃经受激烈的不均匀的温度变化,使内外层产生温度梯度,硬化速度不一样,引起制品中产生不规则的热应力。这种热应力能降低制品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也影响玻璃的光学均一性,若应力超过制品的极限强度,便会自行破裂。所以玻璃制品中存在不均匀的热应力是一项重要的缺陷。
退火是一种热处理过程,可使玻璃中存在的热应力尽可能地消除或减小至允许值。除玻璃纤维和薄壁小型空心制品外,几乎所有玻璃制品都需要进行退火。
对于光学玻璃和某些特种玻璃,退火要求十分严格,必须在退火的温度范围内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使它各部分的结构均匀,然后以最小的温差进行降温,以达到要求的光学性能,这种退火称为精密退火。
玻璃制品存在热应力并不经常是有害的。若通过人为的热处理过程使玻璃表面层产生有规律的、均匀分布的压应力,还能提高玻璃制品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这种热处理方法称为玻璃的钢化。化学组成相同的玻璃钢化与不钢化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能。但并非所有的玻璃制品都能进行钢化。
15.1 玻璃中的应力
物质内部单位截面上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内应力。玻璃的内应力根据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三类:因温度差产生的应力,称为热应力;因组成不一致而产生的应力,称为结构应力;因外力作用产生的应力,称为机械应力。
15.1.1 玻璃中的热应力
玻璃中的热应力按其存在的特点,分为暂时应力和永久应力。
15.1.1.1 暂时应力
温度低于应变点而处于弹性变形温度范围内的玻璃,在加热或冷却的过程中,即使加热或冷却的速度不是很大,玻璃的内层和外层也会形成一定的温度梯度,从而产生一定的热应力。这种热应力,随着温度梯度的存在而存在,随着温度梯度的消失而消失,所以称为暂时应力。
图15-l表明玻璃经受不同的温度变化时,暂时应力的产生和消失过程。设一块一定厚度、没有应力的玻璃板,从常温加热至该玻璃应变点以下某一温度,经保温使整块玻璃板中不存在温度梯度[图15-l(a)]。再将该玻璃板双面均匀自然冷却,因玻璃导热能差,所以表面层的温度急剧下降,而玻璃内层的温度下降缓慢。因此,在玻璃板中产生了温度梯度,沿着与表面垂直的方面温度分布曲线呈抛物线型,如图15-l所示。
玻璃板在冷却过程中,处于低温的外层具有较大的收缩,但这种收缩受到温度较高收缩较小的内层的阻碍,不能自由缩小到它的正常值而处于拉伸状态,产生了张应力。而内层则由于外层收缩较大而处于压缩状态,产生了压应力。这时在玻璃板厚度方向的应力变化,是从最外层的最大张应力值,连续地变化到最内层的最大压应力值。在由张应力变化到压应力的过程中,其间存在着某一层的张应力同压应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抵消。该层压应力为零,称为中性层。
玻璃冷却到外表层温度接近外界温度时,外层体积几乎不再收缩。但此时玻璃内层的温度仍然较高,将继续降温,体积继续收缩。这样外层就受到内层的压缩,产生压应力。而内层的收缩则受到外层的拉伸,产生张应力。其应力值随内部温度的降低而增加,直到温差消失为止。这时内外层产生的应力方向,刚好同冷却过程中玻璃所产生的应力方向相反,而大小相等。互相可以逐步抵消,如图15-l(e)所示。所以在玻璃冷却到内外层温度一致时,玻璃中不存在任何热应力,如图15-l(f)所示。同理,一块没有应力的玻璃在加热到应变点以下的某一温度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这种暂时应力。应力的产生和消失过程与在冷却过程中应力的产生和消失相同,只是方向相反。即外层为压应力,内层为张应力。
综上所述,温度均衡以后玻璃中的暂时应力随之消失。但应指出,当暂时应力值超过玻璃的极限强度时,玻璃同样会自行破裂,所以玻璃在脆性温度范围内的加热或冷却速度也不宜过快。但可以利用这一原理以急冷的方法切割管状物和空心玻璃制品。
图15-1 玻璃暂时应力的产生及消除示意图
15.1.1.2 永久应力
当玻璃在常温下,内外层温度均衡后,即温度梯度消失后,在玻璃中仍然存在着热应力,这种应力称为永久应力或残余应力。
用图l5-2来说明玻璃中产生永久应力的原因及其形成过程。将一块没有应力的玻璃板,加热到高于应变点以上某一温度,如图15-2(a)所示。经均热后的玻璃板,令其两面均匀自然冷却,经一定时间后玻璃中的温度分布呈抛物线型,如图15-2(b)所示,形成温度差。玻璃外层温度低,收缩值大,在降温收缩过程中受内层阻碍,产生张应力。而内层的温度高收缩小受外层收缩的压力作用,产生压应力。但由于玻璃的温度在应变点以上时具有粘弹性,质点的热运动能力较大,玻璃内部结构基团问可以产生位移和变形,使由温度梯度所产生的内应力得以消失,这个过程称为应力松弛。这时玻璃内外层虽然存在温度梯度,但不存在应力。但当玻璃在应变温度以一定的速度冷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