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可穿戴技术的教育应用研究前沿述评.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可穿戴技术的教育应用研究前沿述评.PDF

2016年第5期 海外华文教育 No.52016 (总第82期) OVERSEASCHINESEEDUCATION GeneralSerialNo.82 可穿戴技术的教育应用研究前沿述评 蔡 武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国厦门361102) 摘 要:可穿戴技术是当前科技领域的热点与前沿问题,并已开始应用于教育,医疗,工业等 社会各个领域。它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本文简要概述可穿戴技术 的定义及其应用分类,并以教育领域为切入点,重点阐述可穿戴技术的教育应用现状,对其教育可 供性进行探讨,以期为未来可穿戴技术的教育应用和发展提供前沿性参考。 关键词:可穿戴技术;教育;可供性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2219056(2016)05069711 DOI编码:10.14095/j.cnki.oce.2016.05.015 一、引 言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可穿戴计算设备的应用,可穿戴技术正逐渐进入人们的视 野,并成为科技应用的前沿。可穿戴技术可应用于军事作业的实时监测,战地医护和分诊(张广, 郑捷文,吴太虎, 2009),泛在环境下的医疗保健服务(Ogunduyileetal.,2013)以及为云制造业提供 定制化的信息,评估以及通信支持(Hao&Helo,2015)。据CNN报道,可穿戴技术是未来十年最 具影响力的发展领域之一(McNicoll,2013)。 我们发现,近年来可穿戴技术开始在教育领域中初露锋芒,并且越来越受到关注。2013年,作 为全球教育信息技术风向标,新媒体联盟(NewMediaConsortium)和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the - EDUCAUSELearningInitiative)合作完成的《地平线报告》(2013年高等教育版)首次提到,未来45 年,可穿戴技术将成为高等教育机构的主流技术应用趋势(Johnsonetal.,2013)。2015年,《地平 线报告》(2015年高等教育版)再次重点推介可穿戴技术,将其列入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所采用的主 - 要趋势,视其为未来23年影响教育规划和决策的关键技术(Johnsonetal.,2015)。 那么,和传统的科技产品相比,可穿戴技术产品有什么特点?当前可穿戴技术产品的应用又有 哪些类型,将给教育领域带来哪些影响?本文将探讨可穿戴技术的定义及其产品分类,重点阐述近 几年可穿戴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前沿应用研究,并探讨该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可供性,希望此研究能为 未来可穿戴技术的教育应用提供前沿性参考。      收稿日期:20160516   作者简介:蔡 武,男,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Email:totc1003@163.com ·697· 海外华文教育 2016年 二、可穿戴技术的定义及其应用分类 可穿戴技术之所以成为近年科技领域的研究热点,是因为它能无缝融入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 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为了更深了解可穿戴技术,我们梳理了可穿 戴技术的定义,并对其产品应用进行分类。 (一)可穿戴技术的定义 可穿戴技术,顾名思义,是一种可穿戴在人体上的移动计算系统,是可穿戴计算发展的产物。 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可穿戴技术。Barfield和Caudell(2001)将可移动计算机定义为穿戴 在人体上的具有完全功能性,自供

文档评论(0)

zcbs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