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桥施工监控控制实施大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重庆巫山-奉节、奉节-云阳高速公路施工监制投标方案 xx大桥施工控制实施大纲 1、工程概况 xx大桥:位于xx县xx镇xx村西侧,横跨xx,大桥分为左右两线,左线桥起止点里程桩号LK85+023.757~LK85+377.60,桥全长353.843米,桥面设计高程308.973~312.592米,设计纵坡为1.05%,桥面净宽12.25米;右线桥起止点里程桩号RK85+018.788~RK85+368.764,桥全长349.976米,桥面设计高程316.161~319.788米,设计纵坡为1.05%,桥面净宽12.25米;左右线桥跨布置均为40米(引桥)+(72+120+72)米(主桥)+40米(引桥)组成,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引桥为装配式部分预应力混凝土40米T型简支梁。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设计车速80KM/h。 平面布置:本桥左线位于R=780,Ls=100.513,Ls=129.008,R=524的S形平曲线段内,右线位于R=780,A=260,A=260,R=520的S形平曲线段内。 桥面横坡形成:主桥箱梁通过腹板的不等高来调节;T梁通过桥墩、台盖梁和预制T梁的翼缘板的横坡形成,盖梁的横坡与T梁的横坡一致。为保证梁底水平,采用支座垫石和梁底预埋钢板来调节。 纵坡的形成:主桥箱梁通过梁段分段调节。下图为主桥悬臂施工示意图。 图1 悬臂施工示意图 2、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 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6)、经审查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相应的变更文件; 7)、经审查通过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3、监控目标 1)、施工过程中和竣工后结构内力状况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2)、成桥的线形逼进设计状态; 3)、精度控制和设计误差调整的措施不对施工工期产生实质性的不利影响; 4)、主梁合龙前两端标高误差、轴线偏差符合规范要求。 4、监控项目与监控实施内容 4.1、施工控制方法 连续刚构桥主要采用悬臂施工,属于典型的自架设施工方式。由于连续刚构桥在施工过程中的已成结构(悬臂梁段)几何状态(平面、立面位置)是难以事后调整的,所以,施工控制主要通过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来实现,主要体现在施工控制模拟结构分析、结构变形与应力监测、预警、施工误差分析与后续施工状态预测、调整、梁段施工立模标高提供、合拢方案制定等方面。针对本工程的实际特点,在施工控制中采用自适应控制方法。 4.2、施工控制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是结构施工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该项工作根据施工过程与成桥运营情况来完成各施工状态及成桥后的内力与位移计算,进而确定出结构各施工阶段的内力与位移理论值。计算可考虑施工的进程、时间、相应状态临时荷载、环境温度、截面的变化、结构变化、混凝土的收缩与徐变、预加应力等因素。可确定出桥梁的预拱度,预测下一施工状态及施工成桥状态的内力与位移。 结构施工过程结构行为分析可运用倒退分析与前进分析两种方法,该项分析包括如下几项内容: (1)对结构设计主要计算数据进行复核; (2)复核结构初始状态的预拱度; (3)确定各施工理想状态的内力与位移; (4)通过比较确定出结构最大内力与位移的相应状态; (5)给出有关施工的建议。 4.3、施工控制误差分析 施工控制的目的是尽可能消除理论计算与施工实际情况间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计算参数与实际情况的差异、计算假定与实际情况的差异、施工误差、测量误差等。消除这些差异从两个方面来进行。 1、调整计算参数、修正理想状态 由于结构实测与理论值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通过对应力或位移偏差分析,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构参数识别,进一步分析找出偏差原因,确定出设计参数真实值。为施工成桥符合设计要求服务,也为同类桥的设计与施工积累经验。 2、反馈控制分析、预测底模标高 根据结构理想状态、现场实测状态和误差,进行分析、预测出下阶段模板标高的最佳取值是克服误差的有力手段。 4.4、施工控制实施工作流程 结合本桥的特点,采用下图2所示的施工控制流程 图2 施工控制流程图 4.5、施工监控项目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监控; 桥墩偏位与垂直度监控; 主梁悬臂浇筑过程中主梁节段高程控制; 桥墩、主梁应力监测; 5、参与桥梁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桥梁修建过程中关键环节施工方案的审查,给出有关施工的建议。 4.6、施工监控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