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沉着应对莫惊慌——公共安全突发事件 第一节 逃离恐怖分子的魔掌——恐怖袭击 第三节 烈火无情——消防安全 (2) 认识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类型、特点及原因,掌握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3) 掌握高校消防安全事件产生的原因和相应的预防应急措施。 (1) 了解恐怖袭击的基本类型以及预防对策。 知识点睛 一、 恐怖袭击的类型 1. 常规恐怖袭击 (1) 爆炸。炸弹爆炸、汽车炸弹爆炸、自杀性人体炸弹爆炸等。 (2) 枪击。手枪射击、制式步枪或冲锋枪射击等。 (3) 劫持。劫持人、车、船、飞机等。 (4) 纵火。 一、 恐怖袭击的类型 2. 非常规恐怖袭击 (1) 核与辐射恐怖袭击。通过核爆炸或放射性物质的散布,造成环境污染并使人受到辐射。 (2) 生物恐怖袭击。利用有害生物或有害生物产品侵害人、农作物、家畜等,如发生在美国9?11事件以后的炭疽邮件事件。 (3) 化学恐怖袭击。利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侵害人类、城市重要基础设施、食品与饮用水等。 (4) 网络恐怖袭击活动。利用网络散布恐怖袭击谣言、组织恐怖活动、攻击电脑程序和信息系统等。 二、 恐怖袭击的预防 1. 判断恐怖分子的方法 (1) 神情恐慌,言行异常。 (2) 衣着、携带物品与其身份明显不符,或与季节不协调。 (3) 冒充熟人,假献殷勤。 (4) 反复在警戒区附近出现。 (5) 疑似公安部门通报的嫌疑人。 (6)车辆停留异常,如违反规定停留在电器等重要设施附近或人员密集场所。 二、 恐怖袭击的预防 2. 识别爆炸物的方法 由表及里、由上到下、无一遗漏地观察,判断可疑物品或可疑部位有无暗藏的爆炸装置。 看 如黑火药含有硫黄,会放出臭鸡蛋(硫化氢)味;自制硝铵炸药的硝酸铵会分解并释放出明显的刺鼻气味。 嗅 倾听是否有异常声响。 听 二、 恐怖袭击的预防 3. 判断是否发生化学武器攻击的方法 (1) 异常的气味。如大蒜味、辛辣味、苦杏仁味等。 (2) 异常的现象。如大量昆虫死亡、不明烟雾、植物的异常变化等。 (3) 异常的感觉。一般情况下当人吸入化学毒剂或接触化学毒物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觉,如恶心、胸闷、头晕、皮疹等。 (4) 异常的物品。如遗弃的防毒面具,桶、罐或装有液体的塑料袋等。 三、 恐怖袭击的应对 1. 遭遇恐怖分子袭击的对策 (1) 保持冷静,不要反抗。 (2) 不与之正面对视,不要讲话,动作要缓慢。 (3) 尽可能隐藏和保留自己的通信工具,及时把手机改为静音,适时用短信等方式向警方求救,短信主要内容要有自己所在位置、人质人数、恐怖分子人数等。 (4) 注意观察恐怖分子的特征、人数等,尤其是其首领的特征。 (5) 在警方发起突击的瞬间,找寻掩体,在警方的掩护下脱离现场。 三、 恐怖袭击的应对 2. 遇到爆炸恐怖袭击的对策 (1) 不要惊慌失措,尽快了解所处的环境位置、爆炸原因和火势大小,正确选择逃生方法和路线。 (2) 不要盲目呼喊,爆炸后引起物体燃烧时会散发出大量的浓烟和有毒气体,容易造成毒气窒息死亡,可用湿毛巾捂鼻口,匍匐前进逃离,紧急时刻呼叫时也不能移开毛巾。 (3) 不要贪恋财物,不要为穿衣或取贵重物品浪费时间,更不要重返爆炸现场。 (4) 不要乘坐电梯,一旦着火,电梯就会断电,将逃生者困在电梯中。 (5) 不要轻易跳楼,在房间无法避难时,躲到浴室里,用水喷洒浴室门及周围窗户,暂时抵挡火势蔓延至浴室,或者扒住阳台或窗台翻出窗外,以求绝处逢生。 三、 恐怖袭击的应对 3. 在校内遇到袭击时的应对 (1) 高校必须设置健全的预警机制,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2) 高校必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加强管理,做到层层分工,有人可找。 (3) 各层分管部门遇事必须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一、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 1.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 诱发因素的多样化 1 组织行为隐秘,流通广泛 2 迅速向外扩散 3 造成信任危机 4 事件后续处理困难 5 一、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 2.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 (1) 政府及学校相关部门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好关系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 (2) 学校要加强教育,增强师生特别是学生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的责任心和自觉性。 (3)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规律,不断提高学校党委和相关部门维护学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能力。 (4) 建立健全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维护学校稳定的长期应急机制。 (5) 高校师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丽声指南针英语名著分级读物Little Red Riding Hood小红帽 教学设计.docx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游泳比赛成绩册(编排系统版).pdf
- 数字温度计设计论文分析.doc
- 国开(河北)2024年《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1-4答案.docx
- 陕西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策略讲座.ppt
- 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英语含答案解析.docx
- 中国肝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pptx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财务年度审计服务项目公开招投标书范本.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