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学生安全教育第七章.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沉着应对莫惊慌——公共安全突发事件 第一节 逃离恐怖分子的魔掌——恐怖袭击 第三节 烈火无情——消防安全 (2) 认识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类型、特点及原因,掌握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3) 掌握高校消防安全事件产生的原因和相应的预防应急措施。 (1) 了解恐怖袭击的基本类型以及预防对策。 知识点睛 一、 恐怖袭击的类型 1. 常规恐怖袭击 (1) 爆炸。炸弹爆炸、汽车炸弹爆炸、自杀性人体炸弹爆炸等。 (2) 枪击。手枪射击、制式步枪或冲锋枪射击等。 (3) 劫持。劫持人、车、船、飞机等。 (4) 纵火。 一、 恐怖袭击的类型 2. 非常规恐怖袭击 (1) 核与辐射恐怖袭击。通过核爆炸或放射性物质的散布,造成环境污染并使人受到辐射。 (2) 生物恐怖袭击。利用有害生物或有害生物产品侵害人、农作物、家畜等,如发生在美国9?11事件以后的炭疽邮件事件。 (3) 化学恐怖袭击。利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侵害人类、城市重要基础设施、食品与饮用水等。 (4) 网络恐怖袭击活动。利用网络散布恐怖袭击谣言、组织恐怖活动、攻击电脑程序和信息系统等。 二、 恐怖袭击的预防 1. 判断恐怖分子的方法 (1) 神情恐慌,言行异常。 (2) 衣着、携带物品与其身份明显不符,或与季节不协调。 (3) 冒充熟人,假献殷勤。 (4) 反复在警戒区附近出现。 (5) 疑似公安部门通报的嫌疑人。 (6)车辆停留异常,如违反规定停留在电器等重要设施附近或人员密集场所。 二、 恐怖袭击的预防 2. 识别爆炸物的方法 由表及里、由上到下、无一遗漏地观察,判断可疑物品或可疑部位有无暗藏的爆炸装置。 看 如黑火药含有硫黄,会放出臭鸡蛋(硫化氢)味;自制硝铵炸药的硝酸铵会分解并释放出明显的刺鼻气味。 嗅 倾听是否有异常声响。 听 二、 恐怖袭击的预防 3. 判断是否发生化学武器攻击的方法 (1) 异常的气味。如大蒜味、辛辣味、苦杏仁味等。 (2) 异常的现象。如大量昆虫死亡、不明烟雾、植物的异常变化等。 (3) 异常的感觉。一般情况下当人吸入化学毒剂或接触化学毒物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觉,如恶心、胸闷、头晕、皮疹等。 (4) 异常的物品。如遗弃的防毒面具,桶、罐或装有液体的塑料袋等。 三、 恐怖袭击的应对 1. 遭遇恐怖分子袭击的对策 (1) 保持冷静,不要反抗。 (2) 不与之正面对视,不要讲话,动作要缓慢。 (3) 尽可能隐藏和保留自己的通信工具,及时把手机改为静音,适时用短信等方式向警方求救,短信主要内容要有自己所在位置、人质人数、恐怖分子人数等。 (4) 注意观察恐怖分子的特征、人数等,尤其是其首领的特征。 (5) 在警方发起突击的瞬间,找寻掩体,在警方的掩护下脱离现场。 三、 恐怖袭击的应对 2. 遇到爆炸恐怖袭击的对策 (1) 不要惊慌失措,尽快了解所处的环境位置、爆炸原因和火势大小,正确选择逃生方法和路线。 (2) 不要盲目呼喊,爆炸后引起物体燃烧时会散发出大量的浓烟和有毒气体,容易造成毒气窒息死亡,可用湿毛巾捂鼻口,匍匐前进逃离,紧急时刻呼叫时也不能移开毛巾。 (3) 不要贪恋财物,不要为穿衣或取贵重物品浪费时间,更不要重返爆炸现场。 (4) 不要乘坐电梯,一旦着火,电梯就会断电,将逃生者困在电梯中。 (5) 不要轻易跳楼,在房间无法避难时,躲到浴室里,用水喷洒浴室门及周围窗户,暂时抵挡火势蔓延至浴室,或者扒住阳台或窗台翻出窗外,以求绝处逢生。 三、 恐怖袭击的应对 3. 在校内遇到袭击时的应对 (1) 高校必须设置健全的预警机制,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2) 高校必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加强管理,做到层层分工,有人可找。 (3) 各层分管部门遇事必须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一、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 1.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 诱发因素的多样化 1 组织行为隐秘,流通广泛 2 迅速向外扩散 3 造成信任危机 4 事件后续处理困难 5 一、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 2.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 (1) 政府及学校相关部门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好关系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 (2) 学校要加强教育,增强师生特别是学生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的责任心和自觉性。 (3)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规律,不断提高学校党委和相关部门维护学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能力。 (4) 建立健全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维护学校稳定的长期应急机制。 (5) 高校师生

文档评论(0)

132****92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