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7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肖萍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有感情朗读课文,从课文具体的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 感情朗读课文,通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心理的变化感受他对儿子深深的爱。 教学准备 地震短片及背景音乐、课文插图、幻灯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 揭题 1、导入:地震,是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1994年1月17日,在洛杉矶,也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地震。 2、播放地震短片 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有60多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4千多座房屋毁坏,2万多人无家可归。在这次地震中,发生了一个特别感人的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3、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请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成果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讲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关系)(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 2、说说课文所写的是怎样的一对父子。答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勇敢、坚强、坚忍不拔、彼此信任、伟大……) 3、文章是怎么赞美这对父与子的? (幻灯: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让我们也来赞美这对父与子吧,读—— 读了这句话,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是了不起的父与子?为什么说他们无比幸福?)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些“为什么”。 三、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 ( 请同学们认真朗读1-12自然段,划出描写父亲的语句,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指名说自己找到的句段。 1、(幻灯: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 “冲”你是怎么读的?冲这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说一说。(父亲忧心如焚,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学校)指导朗读。用心体会人物的感情。 2、(幻灯: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1)指名读。此时此刻,父亲的心情如何?哪些词能体现出来?(绝望、跪、大哭)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此时,父亲却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你能读懂父亲看到教学大楼变成一片废墟时的心情吗?(悲伤、绝望,以为阿曼达可能死了。) 所以,他大喊——(请你喊出来:阿曼达,我的儿子)再悲伤点喊 2、文中还有一个和绝望意思相对的词语,找一找。(坚定)你从这个词读懂了什么?(父亲下定决心要把儿子救出来!)因为他曾经许下爱的诺言(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再坚定点,读 2、幻灯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1)读了这句你知道了些什么?(父亲挖了很长时间,36小时) (2)幻灯:用心比一比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一直挖了36小时,没人来阻挡他。 师:那么课文为什么不直接写父亲挖了36小时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这两个句子,哪句话更能触动你的心?为什么? 生:(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这是多么漫长而又艰辛的挖掘过程。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都是痛苦!漫长的等待!心在滴血!) 师:(父亲用什么挖?有工具吗?) 生:(柔软的手挖坚硬的瓦砾,坚硬的砖块!) 师:(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 生:(每挖一下,都是钻心的疼痛!都会鲜血淋漓!都会多一道伤痕!) 师:把你的这种感受读出来吧。(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此时此刻,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你读。(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你读。 在你们的眼前出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大家读。 3、再读第一句的后半部分,说说还有什么发现? “再”,曾经有人阻挡他。谁阻挡过他?(有些人,消防队长,警察) 怎么阻挡他?画出有关的句子。请你读,读出好心人劝阻的语气。(你能读懂人们为什么会这么说吗?那请你再读) (2)后来,为什么没人再来阻挡他? 幻灯出示: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3),他真的失常了吗?小辩论。 (同学们别急着给答案,请小小组分角色读读这几句话,要求读的时候,深入体会父亲当时的内心,相信你们很快会读出答案的,开始吧。) 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 (4)导读:(刚才大家辩论的很好,是呀,整整3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睡,这位可怜的父亲,扛着肉体的伤痛

文档评论(0)

扶摇直上九万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