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眷恋乡村里的“人性” 鄙弃都市中的“人生”
——沈从文作品的基本情感倾向浅论
作者:吴勤德 陈榕 吴俊德
[内容提要] 沈从文作品的基本情感倾向为:对乡土生活,沈从文的回忆是甜蜜的,仿佛过去那种噩梦般的经历里也含有欢乐。作家总是从淡淡的笔墨中透露出对故乡山水人事深深的眷恋之情(即倾心乡村的倾向);对都市社会的形形色色,却只有厌倦,憎恶和轻蔑的嘲讽(即“看不惯”都市的倾向)。这就是贯穿在沈从文大部分作品中的都市人生与乡土回忆交叉进行的两条题材线索中的基本情感倾向(非描述都市人生与乡土回忆内容的作品的情感倾向例外)。
[关键词] 沈从文 作品 情感倾向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记录着一个“乡下人”的身影,他的名字叫沈从文。他以其多产的作品吸引了广大读者,以不拘一格的语言和文学上的尝试使人惊叹不已。沈从文勤于练习各种笔法,使其创作的文体呈现出多种风采。这给读者把握其作品中的基本情感倾向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从他的自白:“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中,我们不难发现,“人性”是他创作的起点和归宿。“他的笔,总带着深厚感情和地区偏爱,想在中国假设的单纯社会集团中找到希望。他了解中国穷乡僻壤的状况,为之写作”注释:[1][9][10][11][18]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2]金介甫(美)《沈从文传》,符家钦译 [3][4]沈从文《从文自传》[5][8]沈从文《沈从文小说选集·题记》[6]金介甫(美)《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虞建华 邵华强译 [7]沈从文《生命的沫·题记》[12]沈从文《八骏图》 [13]沈从文《绅士的太太》[14][15]沈从文《烛虚》 [16]沈从文《边城·题记》 [17]沈从文《边城》
注释:[1][9][10][11][18]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
[2]金介甫(美)《沈从文传》,符家钦译
[3][4]沈从文《从文自传》
[5][8]沈从文《沈从文小说选集·题记》
[6]金介甫(美)《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虞建华 邵华强译
[7]沈从文《生命的沫·题记》
[12]沈从文《八骏图》
[13]沈从文《绅士的太太》
[14][15]沈从文《烛虚》
[16]沈从文《边城·题记》
[17]沈从文《边城》
一、沈从文作品的基本情感倾向的成因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生于湘西凤凰小城,13岁入伍。在20世纪20年代初,“五四”运动余波到达了湘西。当时,沈从文正在酉水流域保靖县一个土著部队中,曾过了好几年不易设想的痛苦怕人生活,也因之认识了些旧中国一小角隅好坏人事。“五四”新书报中所提出的文学革命意义和新的社会理想希望,扇起了沈从文追求知识、追求光明的勇气。于是,他从偏处一隅的湘川黔边境的湘西凤凰小城出发,越过八百里洞庭,跑到“百万市民居住凡事陌生的北京城”。当他最初来到北京的时候,他并无明确目的,只是想着“尽管向更远处走去,向一个生疏世界走去,把自己生命押上去,赌一注看看,看看我自己来支配一下自己,比让命运来处置我更合理一点呢还是更糟糕一点?”?然而,也许连他本人也不会想到,两年后,他的作品竟会出现在报刊上。这一“赌”,他“自己支配了一下自己”,加上朋友的帮助与鼓励,终于使他坚定了从事文学的决心。自此以后,沈从文“开始进到一个永远无从毕业的学校,来学习永远学不尽的人生”?了,他以惊人的速度进行写作,开始了他的文学之路。
对于一个只有高小毕业学历,“对标点符号的使用,我还不熟悉”?的人来说,文学创作是艰难的。沈从文不是有了丰富的文学修养后才开始从事文学创作的,他的脑海中只有无数大大小小的好梦和噩梦,那是他青少年时期不平常的生活经历——少数民族血液和湘西特殊历史环境的滋养,十三岁就开始了的士兵生涯——带给他的。他的文学创作就是从叙述这些好梦噩梦开始的——回忆童年情景与少年时期的行伍经历,倾吐来到陌生的都市以后的种种遭遇与情怀,成了沈从文早期创作的题材。过去与目前经历的种种事情,仿佛永远写不完似的,从他的笔端汹涌而出。那些连续不断闪现的镜头,真让人有点眼花缭乱。在沈从文笔下,乡村与都市,是两种世界,两种人生。以“乡下人”自称的沈从文从乡下跑到大城市,对上层社会的腐烂生活,对城里人的“庸俗小气自私市侩”深恶痛绝,所以,他本能地看不惯都市的人情世态,对故乡尚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所摧毁的淳朴民风十分怀念,自然而然地倾心乡村。在以湘西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中,沈从文善于捕捉生活的自然之韵,以层出不穷的边远山村风光给人以新奇的感受,显示出了一种独特的风貌。而在以都市生活困顿为题材的作品中,作者则以不能压抑的牢骚、愤懑、尖厉的自我解嘲和对社会的讽刺,发泄着社会黑暗带给自己的不平,不时用闪射着机智火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