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用方法介绍BMB171毒力的生物测定SEM观察生物膜和沉降 苏云金芽胞杆菌 苏云金芽胞杆菌,简称Bt,是包含一类产杀虫晶体蛋白(ICPs)的芽胞杆菌。该菌可产生两大类毒素,即胞内毒素(伴胞晶体)和胞外毒素,使害虫出现进食困难,最终死亡。因此苏云金芽胞杆菌可用作微生物源低毒杀虫剂,用于防治直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特别是鳞翅目的多种害虫。 苏云金芽胞杆菌毒力测定 秀丽隐杆线虫(小杆线虫目) 1 甜菜夜蛾(鳞翅目) 2 家蚕(鳞翅目) 3 棉铃虫(鳞翅目) 4 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鳞翅目,夜蛾科,属昆虫的一种,是棉花蕾铃期的主要害虫。 广泛分布在中国及世界各地,中国棉区和蔬菜种植区均有发生。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受害较重。近年来,新疆棉区也时有发生。该虫是中国棉区蕾铃期害虫的优势种,近年为害十分猖獗。 寄主植物有20多科200余种。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重要钻蛀性害虫,主要蛀食蕾、花、铃,也取食嫩叶。 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成虫 卵 蛹 幼虫 一龄 二龄 三龄 四龄 五龄 六龄 幼虫体色多变 体色淡红 体色黄白 体色淡绿 体色黑褐 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老熟幼虫体长30~42 mm,体色变化很大,由淡绿、淡红至黑褐色。 棉铃虫生活习性与繁殖 成虫白天隐藏在叶背等处,黄昏开始活动,取食花蜜,有趋光性。卵散产在寄主嫩叶、果柄等处,每雌一般产卵900多粒,最多可达5000余粒。 幼虫5~6龄。初孵幼虫当天栖息在叶背不食不动,第2天转移到生长点,但危害还不明显,第3天变为2龄,开始蛀食花朵、嫩枝、嫩蕾、果实,可转株为害,每幼虫可钻蛀3~5个果实。4龄以后是暴食阶段。老熟幼虫入土5~15厘米深处作土室化蛹,以蛹越冬。 棉铃虫的室内饲养 在传统人工饲料饲养技术的基础上,对棉铃虫的卵、幼虫、蛹和成虫的饲养器材和操作方法进行了简化和改进。将产于纱布上的卵经消毒晾干后,直接放于塑料保鲜袋中孵化。初孵幼虫用毛笔移入特制的带盖10孔饲养盒,每孔1头,孔径和高度为2.5cm×1.8cm,接虫前每孔加人工饲料4~5g,接虫后加盖,直至化蛹。幼虫化蛹后用培养皿收集,直接放于成虫饲养笼中,任其羽化、交配和产卵。采用这一改进饲养技术,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等均有显著提高,棉铃虫的病害明显减少,同时节约饲养成本约50%。 棉铃虫的饲养方法 培养容器:24孔细胞培养板 感染饲料配方:酵母粉 4.0 g 黄豆粉 7 g 维生素C 0.5 g 青霉素 1 g 36%醋酸 1.25 mL 琼脂 1.5 g 水 100 mL 注意:维生素C与青霉素在使用前再加入,不参与灭菌。 棉铃虫来源:湖北省农业科学院(300元/纱布) 棉铃虫的饲养方法 活虫统计 感染饲养 虫卵孵化 样品准备 结果处理 确定生长时期 确定毒力检测对象 破碎 or 菌体? 上清 or 沉淀? 一龄幼虫 饲养7天 处死 刚孵化出的棉铃虫幼虫——初孵幼虫 结果处理 一个培养周期内的成活率/致死率? LC50、LD50、EC50、IC50 LC50 (Lethal Concentration 50)——半致死浓度:表示杀死 50% 防治对象的药剂浓度,单位为mg/L。 LD50 (Lethal dose 50)——半数致死量 :表示杀死50%实验动物的毒物剂量,毒理学常用参数,单位为mg/kg。 EC50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50)——半数有效浓度:表示50%试验生物对毒物产生药理反应的浓度,越低越好。 IC50(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50) ——半数抑制浓度:表示50%反应被抑制时的浓度,越低越好,多用于抗菌抗病毒。 生长状态:特定的体征(如体长、体重),进食量,排泄量 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未孵化的虫卵可在冰箱中保存一个月; 预实验:要做好正式感染实验之前的预实验,特别是对样品浓度的确定。对于毒力过高或过低的样品,可先设置3个相差较大的浓度梯度以确定毒力范围。根据实验经验,转入cry1Ac10的菌株在培养到芽胞期时,感染样品稀释倍数应大于1000倍; 正式感染实验应设置阴性对照(用ddH2O或大肠杆菌饲养); 注意避光和饲养器皿的封闭性:成虫在产卵时具有趋光性,需要增加必要的光照。幼虫生长需要一定的光照时间,但在一般检测毒力和病毒复制过程中,则不需要光照。棉铃虫幼虫具有互相残杀的特性,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虫与虫的隔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浅析《诗经》婚恋诗中的水意象和其成因(初稿)(作者马雄雄).doc VIP
- 《白血病的护理》课件.ppt VIP
- 试论《诗经》婚恋诗中的水和树意象-毕业论文.doc VIP
- 常用电气元器件选用.ppt VIP
- 西安市高新区第三初级中学小升初数学初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选用与检测目录.pdf VIP
- 2025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5)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docx VIP
- 20GWh锂电池项目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新版环评).pdf
- 电力企业合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20250128_120531.docx VIP
文档评论(0)